作业标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7-01-31
作业要求 :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教学设计方案见附件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500字。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提交者:学员曹国莉 所属单位:鄂托克前旗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7 浏览数( 0 )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
|||||
课题名称:图形的旋转 |
|||||
姓名 |
曹国丽 |
工作单位 |
鄂托克前旗一中 |
||
年级学科 |
数学 九年级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
|||||
该内容是在学习完平移、轴对称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图形的变换,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图形的中心对称性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为学生提供处理几何问题的动态分析方法 |
|||||
二、教学目标 |
|||||
知识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 . 过程方法: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 情感态度: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体会知识的时代感;增强探究意识和研究兴趣;从图形的运动变化中学会发现图形的不变性质,体验发现的乐趣,养成感悟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有了一定的变换思想,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平移、轴对称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了如何探究平移、轴对称性质的方法,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抽象和分析的能力,它们能从简单的物体运动中抽象出图形的变换,但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仍相对薄弱,它们活泼、思维灵活,喜欢用言语交流,但是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来探究旋转的性质. |
|||||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
|||||
本课通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引导,学生为主体为依托,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通过观察对比,得出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在教学中渗透图形变换等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基于本节课是新授课的,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对话交流等活动形式,“动手做数学”. |
|||||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叫做“一寸光阴一寸金”,后半句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利用钟表来看时间,钟表上秒针的每一次滴答都提醒着我们时间的流逝.在屏幕上,就是一个钟面(展示钟面),在这个钟面上,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讨论。 |
让同学们感受周边事物除了平移、轴对 称变换之外,还存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课探究活动做准备 |
|||
二、探索新知 探索活动 (1)亮点是如何转动的呢?亮点从4转到8,转过了几度? 如果把固定点记作O,4和8这两个位置分别记作A和A′,就可看成是在平面内点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到点A′, 你能在纸上画出一个点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的点A’吗? 问:OA和OA′的长度有什么关系?∠AOA′=?并做好记录. (2)请同学们将点B也绕点O按同样的方式旋转同样的角度,连结AB,那么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的图形该怎么画?请同学们找出相等的线段和角,并作记录. 点和线段是两种最基本的图形.(板书标题) 引出“图形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板书) 注: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 结合图形说明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
学生画图、思考并作答,同时作记录.学生画图并找出相等的线段和角,同时作记录. |
学习素材的给出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探究归纳,让学生画图操作,通过观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发现旋转的基本性质 |
|||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
|||||
通过布置的作业来测试学生在课上吸收了多少。 |
|||||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
|||||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