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开放式晨间运动区的器械投放

2017-02-24  发布者:王世怀  浏览数( -)

开放式晨间运动区的器械投放

  运动器械是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如果运动器械的功能单一,数量品种少,则难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发动家长、教师、幼儿研发并制作了大量的具有层次性、多用性、可替代性、可变形性以及趣味性的幼儿体育器械。

  1材料趣味,体现层次

  我们考虑幼儿的差异,注重投放层次性的器械,使幼儿在活动中不再害怕失败,不再表现勉强和为难,能积极主动地按自己的能力开展活动,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如我们所投放的平衡木,高矮不同,宽窄不同,有木板制作的,有竹子制作的,幼儿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取适宜的高度或宽窄面来练习。又如我们投放的高跷,高矮、宽窄面不同,玩法与难易程度也不同,有的用绳子提着走,有的直接用牛筋套在脚上走。幼儿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我们还将许多器械拟人化、动物化、色彩化来体现趣味性。如:袋鼠形象的“跳袋”,动物形状的“沙包”,老虎神态的“靶子”等等。这些器械都让幼儿爱不释手。

  2.一物多玩,变形重组

  为了让幼儿探索多种玩法,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拓展探究空间,我们在研制中注意挖掘材料的多用性,使活动器械能体现一物多玩,变形重组。如用竹子做的竹板(竹筒破成两半,两端穿上牛筋),既可套在脚上当高跷走,也可套在手上学乌龟爬;两块竹板竖起相拼可变成树桩,让幼儿绕障碍物跑;两块竹板中间穿上一根竹竿可练习跳跃;若干块错落摆放可练习行走,成为良好的脚底按摩工具。我们还利用“万通管”,截成长短不一的小棒,利用直角弯管接头,可让幼儿拼插,变形成楼房、方格、阶梯练习跳跃;在“软管”中穿上细铁丝,可让幼儿变化各种造型,如“8”字形、“口”字形等。可变形组合练习单双脚跳,将对文字和几何形体的认识也融入体育活动中。

  3.小型器械,合理搭配

  户外活动只凭借大型器械,对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可考虑补充和利用小型体育器械。我们在开发、利用和管理小型体育器械上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首先,利用主楼的楼梯位及二楼的小平台创设了小型体育器械室,将所有的小器械按“小贴士”标记归类放置在柜子层架上,幼儿可自由取放,如:拉力器、小风车、穿大鞋、杯子球、吸盘、跳袋、保龄球、键子、皮筋、陀螺等。同时,我们努力挖掘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如矿泉水瓶、易拉罐、轮胎、布条、油瓶、竹竿、竹筒、编织袋,将其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材料。如将矿泉水瓶当保龄球瓶,油漆罐加风车制成拖拉玩具,竹筒当高跷,编织袋加上图案变成袋鼠等。幼儿将这些器械合理搭配开展活动——“竹竿与纸球”搭配开展赶小猪游戏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