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我在萌芽幼儿园工作的随想

2017-02-25  发布者:张晶晶  浏览数( -)

我来到幼儿园工作发现,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又因为家人对孩子的宠爱,凡事千依百顺,因此使养成孩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任性、哭闹,甚至打斗的行为状况。我们老师在对待有个性的幼儿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正确引导他们去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

记得在2010年7月,我带了三年的小朋友终于大班毕业由幼儿园走向学校,于是在9月新的学期里我又转来带一个新的小班,在初接这个小班的时候,我们的园长刘老师就告诉我带的这个小班的孩子年龄比其他的小班孩子的年龄比起来有的小,女孩子比男孩子少,当时我的心里就感到压力有点大,特别是在孩子们午睡的时候,我们班上三位老师都要忙的焦头烂额的,每天下班回到家就什么事情也不做,只想静静的坐下来休息,但是通过我和我们班上俩位老师的相互努力、相互配合下,多数孩子们大约经过快半个月的时间,就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只有少数几个幼儿在午睡时哭闹。

其中一个叫睿涵小朋友,每天一到午睡时间他就成了我们最头大的一个人当时他一到午睡时就哭闹,小嘴巴一边哭着,一边不停的说话:“我要回家,我要爸爸来接我,我要妈妈接、我要姨妈来接、、、、、”无论我们怎么哄都不行,如:老师抱着他也不睡,坐在他的身边摸摸头、拍拍背、讲故事给他也不听等等,时间过去了半个月,每天都如此,真是伤透了脑筋,当时我们也积极地和他的家长进行 了交流,但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当时我们也曾想试着告诉他,如果不好好的睡觉就要把他送到另一个班级,但是考虑到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多带孩子的心里发展不利,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

到了第三周的时候,我们经过上两周的仔细观察,终于发现睿涵小朋友他很喜欢小贴画,于是我们在他午睡时候,首先我们告诉就告诉他如果他在午睡时不哭闹,好好的睡觉,起床后老师就可以奖励他一张贴画,其次还告诉他只有睡眠充足的孩子在起床后,在玩的时候才会精力充沛、情绪愉快、食欲好、身体才能长得棒棒的,反之如果睡眠不足的孩子就会在起床后无精打采、烦躁易怒、食欲减退、体重身高增长缓慢,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渐渐地的他能够午睡了,虽然每次睡眠时间不是很长,但相对于以往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有一次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里,我在巡视孩子睡觉时,我看到睿涵小朋友虽然没有在哭闹,但是他会自己从床上爬起来,用他的手或者脚去影响周围其他的孩子入睡。于是我就蹲在他的床边说:“涵涵,把脚并齐,手放好,好不好?”他照做了。我顺势将我手上的纸巾放在他的手上,说:“涵涵,老师将纸巾放在你的手上,你能帮老师保存好,不让它掉下来吗?”他点点头。“那我们拉拉钩,说话要算数哦。”等我回来再去看他时,纸巾已经滑到旁边,而他已经睡着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又用他自己做的手工等去和他做类似的游戏,慢慢的他自己一会儿就睡着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涵涵小朋友也和其他孩子们一样,在午睡时也能自己独立安安静静地睡觉,一直睡到起床音乐响起。

经过这件事后我也想了很多,想到自己一次在书上看到的一段话曾经这样说过:“采取规规矩矩的教育方法,老师发号施令,以为这样就可以管住孩子;然而实际上是孩子在管老师。”就像涵涵的午睡一样,之前我们一直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管他,让他能够顺利地午睡,可实际上是他用各种方式管住了我们,用各种方式逼迫我们不停地关注他,而结果是我们不够了解孩子,如果我们真正了解厚孩子的心思,我们完全可反过来,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如果孩子们的每一步行动我们都够有预料,我们就可以在他未行动之前给他 最好的行动方式与方法,而不用在他做事情时用尽强迫与诱惑使的我们疲惫不堪,结果一事无成。

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但是随之也慢慢的出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部分孩子把这样的的不良习惯也带到幼儿园,在一次美术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婷婷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如:诗然给我拿铅笔来,子怡给我拿油画棒和记号笔等等,针对班级的这种情况,我分析了各种原因:现在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出发进行选择和活动的,他们往往不去考虑别人;幼儿受到家庭 的影响,家庭成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往往认为自己不必客气,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命令的口气说话,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情绪的好坏也能影响孩子说话的口气,幼儿行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绪的影响。为了改掉幼儿用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互相团结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级更注意从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气对幼儿讲话,并且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爱护,其次要耐心细致地给幼儿讲道理,让他们懂得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助应该有礼貌别人才乐意帮助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会讨厌你,不愿意帮助你。我们还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引导孩子想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后要在一日活动中随时纠正幼儿命令式的讲话,如果发现幼儿是在情绪不好时命令别人,老师就告诉他:“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就告诉老师,用命令的口气讲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把情绪带给别人。”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我班的婷婷小朋友逐渐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气讲话的不良习惯,还学会了更多的礼貌用语,我非常高兴。

去年的 3月我们幼儿园新开设了一些有趣的区角活动,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在每个区角活动前,孩子们情绪非常激动。但在前不久我班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情。在班上区角活动马上要开始了,我这次是按照让表现好的小朋友先挑选自己想去的区域。这时候平时爱讲话的辰辰小朋友当听到我的口令时,他有点紧张了,也试图举起手想让我叫他选,可是他还是边讲边举着手,所以我一直没有叫他,直到有的幼儿进去智力区、有的去科学区、有的去了阅读区玩时,他才开始真在的紧张起,而且开始嘴里嚷嚷也要去那里,后来他就放声哭起来。这使得我不禁火上心头,但随即我又压下怒火,想了想处理方法,我就管自己做自己的事并告诉他,如果他想玩,就等他安静下来后这个事情才可以商量,但是你这样的脾气,哭闹是没有用的。

经过这次教训,班上的孩子们多数都知道自己如果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作为老师在对待个性倔强的孩子也决不能随意的训斥,而应该采取正面引导,激励的手段,那就是讲道理来改善孩子的个性行为。孩子在逐渐长大,其实他们懂得很多道理,只是在发脾气时,控制不住自己,通过老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他们就会明白道理。

作为幼儿园里的老师,每天都有孩子们围绕在身边,孩子的天真无邪、孩子的童言童语、孩子的奇思妙想,每天都伴随着我们,通过以上的几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懂得身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不仅要照顾孩子们的起居、饮食、学习,更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开发孩子的潜力,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穷无尽的,关键是让孩子们有机会表达出来,才能让孩子们的天分充分发挥出来。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