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小小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

2016-12-15  发布者:王志凤  浏览数( -) 【推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

                    

自信心是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成功的基石。但事实上,大多数幼儿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再加上家长对幼儿的包办代替、过度期望造成了幼儿缺乏自信心。如何加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呢?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家园合作,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其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欢独自游戏;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注意力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那么如何加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呢?

一、赏识和信任,树立其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其精神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就是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近来有学者把这句话概括为赏识和信任孩子。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幼儿的信任和支持。幼儿也会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支持的话语中,重新树立起自信。

二、注重实践,因材施教,激发其自信心。

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幼儿无论在家或在幼儿园,我们都应该为其创设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如让幼儿互相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做什么,什么做得最好等,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两个方面。该活动不但使幼儿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激发了幼儿的自信,使幼儿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在注重实践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要求,并经过幼儿自身的努力,幼儿都能完成任务,看到自己的能力及作品。

三、体验成功,表扬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积极体验会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再尝试的欲望。因此我们应帮助孩子获得能力,使孩子实现成功的愿望。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事情经过努力能做到,有的事情就算怎么努力,也暂时做不到,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勉强孩子,适当的时候还帮他一把。

著名的教育家盖杰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种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记得我们班有个别小朋友总是挑食,每到吃饭的时候,老师总是说:“瑶瑶小朋友最棒了,都能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的,谁也不会剩饭。”老师一说,无论什么菜,小朋友都会把饭吃得干干净净的。

四、家园合作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幼儿每天从家庭到幼儿园,又从幼儿园到家庭,这两个环境之间自然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取决于这两个环境对幼儿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如果来自不同的环境的影响在方向上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互相支持,形成影响幼儿发展的合力。如果来自不同环境的教育在方向上是不一致的,那么就会减弱和抵消各自的教育影响,而且,结果往往是负面的影响压倒正面的影响而占据上风。所以,老师要求家长在家也要严格要求幼儿,尽量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少包办代替。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缺点,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