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2016-11-20 发布者:吉日木图     浏览(0)

爱孩子是动物的本能,这种本能也让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但人类不同于动物,社会化程度更高,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怎样爱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能感受、会选择、有责任的独立的人,这需要家长的智慧,即爱是一种能力。 


一、我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 


通过亲子关系的建立,情感的表达,行为的体现,让孩子确信“我有天生被爱的资本”,不是因为我表现更好,或者成绩更优秀而得到了更多的爱。或者,如果我表现不好,我得到的爱就要被收回。那么,这份爱于孩子而言,就是一种不安全感的起源。他得到爱的同时,也是恐惧的,因为他知道这份爱随时会离他而去。 


我们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让孩子确信他是值得拥有爱的,我们爱的是他本身,而且这份爱不是一种威胁。经常抱抱孩子,孩子缺抱比缺钙更严重。他可以通过爱的心理感受,去确认他在别人心理的存在,同时赋予自己独一无二存在的价值。这份爱会带给他一种天生的自信和力量,让他相信爱,同时也拥有真正爱别人的能力。 


二、爱是无条件的接纳 


接纳,甚至比付出,更加不容易。 


我们有真的完全接纳过孩子吗?难道,我们不是一味地想要去控制我们的孩子吗?这份以爱为名的控制背后,其实是我们的恐惧,我们的担心,我们的以为。 


我们恐惧,孩子没有我们的管教,会失控;我们担心,孩子的未来;我们以为,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去改变孩子。 


但是,我们真的接纳过真实的孩子吗?可能,我们内心只是更能接纳正常的孩子的行为吧! 


接纳真实的孩子很难,根源于我们不能和自身的不完美和谐共处。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身为父母当然也是不完美的。我们在改变、在突破不完美之前,首先应该深深的接纳自身的不完美,而不是压抑起来,因为那本身就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自己。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引领我们遇见完美的自己。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这份真实。尽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小孩”,但请带着这份欣赏,去观察、去倾听、如理解这个真实的存在。 


我们也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对我们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他对于父母没有选择权,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家庭的所有情绪。但孩子给我们一个重新体验生命的机会,通过参与他的生命成长,也让我们反思自我成长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感恩生命。 


三、爱是有界限的 


   有界限的爱,是一种负责任的爱,也是亲子之爱的本质。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但亲子之爱不同,它是一种分离之爱,是一种距离之爱。教育孩子的过程,是要不断去学习和体会分离的过程。 


   在分离的过程中,也是孩子逐步形成自我,拥有自由之人格和独立之思想的过程。并且,这种分离越健康,孩子也会越独立,就越拥有更确信的安全感和信任。 


基于这种分离的本质,我们也要学会去尊重孩子被分离后的独立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领域界限、身体界限、主权界限和情绪界限。允许孩子去尝试种种的不好,去犯错。知识可以经由别人传授而得到,而人生智慧必须靠体验才能获得。 


四、爱是不含诱惑的深情和没有敌意的坚决 


    如何深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这两个充满诗意的语句。前者即,我爱就爱了,无条件地爱,也不会诱惑产生一个让你需要我的境况。后者即,我不答应你时,我态度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说你无价值。敌意与诱惑,都会让孩子迷失自己的心灵。对于孩子的需求,这两句话表达了最有力也是最温暖的关系。 


    我们用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带诱惑的深情,将爱以干净通达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不以爱之名戕害孩子的真诚、自由、尊严和信任;不以增加的优势地位索取心灵资源;不以自己的权势侵入别人的心理空间;不以“为你服务”的名义索要“为我服务”;不让人负有如蛆附骨的心灵债务。 


我们应该坚持内心的坚定,爱孩子的同时放弃交换和功利,进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带诱惑的深情”的情感世界。这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最为需要的,也是现在最为迫切的。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