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金色的秋天》

2016-12-20  发布者:陆秀  浏览数( -) 【推荐】

教学课题:第一节《金色的秋天》

 

教学目标

1. 学唱、背唱《西风的话》,体会作品中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并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

2. 欣赏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    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

3.能够辨别作品主题与主奏乐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互动教学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部分民族打击乐器道具

教学资源:视屏资料  教师用书

教材分析

1.《金色的秋天》由郭祖荣谱曲,是一首歌唱祖国金秋、礼赞劳动丰收的优美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柔美的音调描绘出人们在金色的秋天,怀着丰收的喜悦从心底唱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乐曲为d小调。

2.协奏曲《四季    秋》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他写作了12首协奏曲,题为《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作品第8),于阿姆斯特丹出版。《四季》是这个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曲中的意象    春天的小鸟夏天的雷雨秋天的猎人和冬天的冰雪,鲜明生动。每首乐曲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呼一应,饶有情趣。每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 

《秋》共有三个乐章,F大调。第一乐章中,有个农夫唱着歌跳着舞,庆祝丰收,美酒满溢,很快的,这些饮酒狂欢的乡下人便睡着了,他们的恬静安睡表现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描绘的是破晓时分的猎人,从音乐中可以想象到号角声狗叫声吆喝声,还有他们追捕猎物时嘈杂零乱的枪声。

3.歌曲《西风的话》

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歌曲的曲式为四个乐句组成的方整性单乐段。节奏平稳对称,四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的大跳,跌宕起伏,变化有致。

教学过程 (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小段音乐《金色的秋天》,同时让学生观看四季图片,由四季图片进入情境。

教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一想这段音乐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引入秋天话题。学生回答。

2. 了解秋天。

教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郭祖荣先生的小提琴独奏《金色的秋天》。秋天之景、秋天之情既有收获繁忙的喜悦,又有肃杀凋零的伤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音乐是如何“描写”秋天的。

    二、欣赏协奏曲《四季    秋》

1. 完整地欣赏协奏曲《四季    秋》。学生思考:作品是什么体裁样式?

2. 教师介绍协奏曲。

教师:协奏曲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它的特点是独奏(乐器演奏)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

教师:了解作品的演奏形式,并在欣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表格。学生回答并完成表格:作品的演奏形式为小提琴协奏曲。

3. 维瓦尔第和他的《四季    秋》。

教师介绍维瓦尔第及《四季    秋》三个乐章。

1)聆听作品第一乐章,并展示主题谱例。主题旋律的节奏平稳,音高进行以同音反复为主。主旋律由乐队齐奏,表现出农民的纯朴和敦厚。

2)聆听作品第二乐章,并展示主题谱例。由小提琴奏出缓慢、静谧的旋律,表现秋天夜晚人们美好而甜蜜地进入梦乡。

3)聆听作品第三乐章,并展示主题谱例。旋律为带符点节奏,活泼而富有生气,表现猎人打猎的情景。

三、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 完整地欣赏《西风的话》。

教师: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哪些地方应做强弱处理感受乐曲的力度变化。学生讨论回答。

要求学生按照旋律线的走向,进行力度变化的处理,音阶上行渐强,下行渐弱。)这首作品一共四句,四句的处理可以借鉴古诗中的起、承、转、合的感觉来演唱。

演唱时注意咬字,特别是演唱“袍”、“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

6. 教师带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作品。(让旋律“流动”起来,有“摇荡”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    秋》,同学们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通过演唱《西风的话》,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秋天。 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是收获的、充实的、成熟的季节。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