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第十课伊犁河大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016-12-21  发布者:古孜娜  浏览数( -)

第十课

伊犁河大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能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述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教学难点:疑难句型的运用。

重难点突破策略:讲练结合  分析讲解  小组合作探究

一、课前测试:用上节课所学重点词语造句。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并出示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题。

2、请学生在小组内采取分段阅读(小声读或默读)、分别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合作方式。要求学生边度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来或摘抄下来。

3、采取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请学生读后说说课文时按什么方法来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的。

教师可以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各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句。如:

奔腾不息的伊犁河像一幅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令人遐想不已;1959年,木桥;1975年,改建为水泥桥——“老桥“;历史上许多文人来过伊犁——可惜当时还没有这座大桥。

3 2年后新建了“二桥”——名副其实的新疆第一桥。怀旧;浪漫;河水低吟,景色宜人。流连忘返;游人如织。

 桥上美景,美不胜收。居高临下,河水,树木,屋子。河边的张望的哈站,交谈的老人,行色匆匆的人们——美妙的生活画卷。

新桥——新任婚礼的首选——欢乐幸福的河流。万物复苏,两岸就会热闹起来。

1、     学生在组内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词句。

2、     教师出示设计的练习,帮助学生理出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

三、评价与反思

1、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2、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科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学生进行表扬。

四、布置作业

1 .课文小结,梳理前两段表述的内容。

2 .作业:

( l )熟读课文,做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 2 )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前两段讲述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