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教学设计

2016-12-21  发布者:杨莉  浏览数( -)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分辨阴刻和阳刻的特点。

         2、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认识阳刻和阴刻。

教学难点:

         认识阴刻和阳刻,并掌握其特点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在布置一些剪纸作品。

问:大家进入教室有什么感觉?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剪纸题材很广泛,它的用途表现在:1在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中,人们用剪纸表达理想愿望,美化环境,烘托节日气氛。2剪纸作为绣花的花样。

放录像:民间剪纸艺人——农村妇女坐在炕头剪纸及贴窗花的情景。

三、探究剪纸的题材和内涵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阅读教材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剪纸的题材和内涵

四、认识阴刻和阳刻

与学生共同探讨剪纸图案的装饰特点,认识阴刻和阳刻。

帮助学生理解其特点:

1阳刻以线条相连,阴刻以整体块状为主。

2图案的装饰有月牙形、锯齿形、圆点及表现富裕的元宝、铜钱形状等。

五、探究剪纸艺术的造型装饰特点

展示自然界老虎图片和民间剪纸老虎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其特点。

六、探究不同区域剪纸特点

展示中国省市地图。

1、播放录像,西北地区人们在节日到腰鼓扭秧歌的情景。

            2、播放录像,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画面。

展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

七、学生实践,课堂评价。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