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2016-12-26  发布者:吕晓凤  浏览数( -)

 

内容:17、《猫》            课型:讲读                  时间:2016.11.4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难点: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本文选自              ,作者:          ,福建长乐人,笔名:       ,现代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2、看拼音写字或看字写音:

nüè(     )待      yuān(     )枉      duò(          biàn     )诉 

sǒng     )恿       xiáng     )    gài    )       zhòu    )骂

    ) 然       zhǔ (     )    quán    )伏      (      )戒 

jǐ(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怂恿:                               怅然:                                 

畏罪潜逃:                                             

妄下断言:                                            

提心吊胆:                                            

4、速读课文,标号段序。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课文用第     人称叙述了“我家”            的故事。文章写了     只猫,重点写第    只。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划分文章结构。完成书后表格。

二、学习研讨:

1、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3)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2、主题探究: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

三、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四、巩固检测: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怂恿                然(         

伏 (             戒 (               下断语(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B.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C.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这部电影,我很熟悉,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片。

3、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B、他的祖籍是江苏响水人。

C、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D、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4、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简析下列句中的表达效果:

1)“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