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心得

2016-12-27  发布者:胡文娟  浏览数( -)

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心得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依靠多媒体电脑所具有的强大的处理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功能,将丰富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些功能直观的再现于课堂上,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正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所采用,下面结合进几年的浅薄实践,对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功能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对教师和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接触更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是以前各种技术和教学手段做不到的。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输送包括有正文、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内容。这就能帮助教师开拓了思维,改变传统课堂,适当的时候可以强调自己是学习的推动者而不是资料输送中心。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自己则注重指导,争取深入地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

其次,对学生与学习而言,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接触到过去不能有的丰富的信息与新颖的教学方式,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习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初中生心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一些“战争 ”课题时,在微机屏幕一边显示进军路线,一边不断出现亮点闪动并发出“嘟嘟”声并显示一些有关的动画及声音等;在巩固复习时设计一系列选择题时,运用电脑手段,游戏方式,请学生选择,显示得分情况等。这些均可促使学生上课时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极度活跃,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真正的爱好,感到这门学科有兴趣去学。

    二、提高记忆效果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而学生在认知历史的学习活动中,感知是认识历史现象整个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它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效率。例如讲述《中英鸦片战争》一课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的有关剪辑片断,讲“朝鲜战争”内容时可播放资料片《抗美援朝战争》等,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和概念。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

    三、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有什么作用?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通过积极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突破重点难点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突破了教学目的中的重点、难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运用多媒体手段于中学历史教学,不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还促使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充满求知欲,更积极地去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我在讲授《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中,通过计算机在短短的45分钟内向学生逐步展示了一个图示式纲要线索表,二个数字表格、三幅地图、五份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演说摘录,通过投影屏幕播入了各种说明性的辅助板书,这就使得大量信息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学生不但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深透,而且既突破了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理解教材线索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感。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和情境,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进入历史的角色,自觉地接受熏陶,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作用肯定优于教师的空洞的口述。另外由于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历史革命歌曲录音带(碟)等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如《谭嗣同》、《孙中山》、《甲午风云》、《风雨下钟山》、《西安事变》、《 大决战》等许多影片都可以通过剪辑,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憾。

    总之,历史学科是一门复杂的、知识非常广泛的学科,多媒体技术辅助中学历史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新兴手段,其强大的视听动画功能起到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的特殊效果,远远超过了其他教学手段所起的教学效果。它所体现的独特的功能,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高层次人材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从总体上来说,目前的多媒体技术还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它仅仅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出现于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内容的功能。因此,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和手段,它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替代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在广大基层学校已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是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当前的21世纪,科技在迅猛发展中,而历史学科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我们还应该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发展中的科技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相信,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会促使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发生变革,会使中学历史教学在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领域内开展实践活动。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