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6-12-29  发布者:王新征  浏览数( -)

 

现代社会,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既然是小组合作,那么合理的分配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每个小组都因有学习成绩低、中、高的学生,注意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上的差异,音乐课上的小组学习要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例如,我们可以成立乐器组、演唱组、表演组、舞蹈组、以及评价组,依次轮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在音乐方面有潜力的孩子,发挥他们的特长,每个小组中,都可以设立音乐组长,不仅表现好的孩子可以担任,只要有进步的孩子也可以担任小组长的角色,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比如: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况下,每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一起拍拍歌曲的节奏,找找相同或者相似的乐句,一起感受下歌曲的情绪特点,相互交流下自己对本课学习产生的疑问、难点,如果学习中遇到困难,小组成员在商讨后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能请求老师的帮助,每个小组在学完乐曲后都可以进行实践表演活动,这样孩子在小组表演中容易克服羞怯感,从而变得主动、活泼。在平时的课堂上,很多时候评价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这样也会限制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教师因该把评价权交还给孩子,让他们进行小组评价、自评,使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更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不能说明合作学习本身存在种种缺陷。好的教学策略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去贯彻,也不能发挥其作用。认真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我们所使用的合作学习获得显著的收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滥用,不能为合作而合作,教师应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

2、教师应善于引导、协调整个教学过程

新课改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等多重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并及时、准确地对合作学习进行调控与指导,如合作学习时间的长短,合作秩序的好坏、合作中出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3、优化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营造宽裕的合作环境。学生只有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敞开心扉,思绪飞扬;才能愿意表达自己的感悟,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才能有创新意识的萌发。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组织学生聆听、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拥有充裕的发言、补充、更正、与展示的时间。在动脑、动手的体验中感受音乐合作学习的成功感。

2)承担责任,成为专家。在合作学习中,要让每个学生完成一项任务,促进每个成员都参加到小组活动中来。在分小组探究知识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尝试成为小组中的专家,指导组内成员一起来解决问题与建构知识,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负责人

总之,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开发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让学生一生都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这是每位音乐教育教学者的最终目的。初步实施合作学习,对任何一位教师都是很大的挑战,让我们努力寻求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使之在新时期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