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新疆地方史

2017-01-07  发布者:刘萍  浏览数( -)

 

1、张骞出使西域(理解)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没有达到)

结果:他以汉使身份与西域各国交往,扩大了汉朝的影响,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   

目的:劝乌孙东归故地,与汉夹击匈奴

结果:未达到目的,但却进一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并导致后来乌孙与汉的联姻。

汉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共同目的是:联合西域政权夹击匈奴

2、丝绸之路的拓展(识记)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

开辟者:张骞

作用: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的政治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后,一条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繁荣起来
汉朝统一西域后丝绸之路形成

3、乌孙与汉联姻(识记)

联姻:昆莫猎骄靡聘娶汉朝细君公主为妻; 

 昆莫军须靡又聘娶汉朝解忧公主为妻

目的:共同抗击匈奴

作用:这种联姻对密切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关系、促进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后来汉朝统一西域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4、西域都护府的建立(理解)

时间:公元前60

第一任都护:汉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辖南北二道各地

地点:都护府设在乌垒台(今轮台东北)

性质: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意义: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成为我们统一国家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5、班超在西域(识记)

公元73年,东汉政府进军天山东部,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使鄯善归附中央

74年,东汉政府重设西域都护府,任陈睦为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统治;

91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汉和帝封他为“定远侯”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是秦汉时期我国向西最远到达波斯湾的人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东汉,这是我国同欧洲国家第一次友好往来。

6、汉朝与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理解)

 农业方面:

西域→中原:①农作物品种的苜蓿、胡麻、胡豆(蚕豆)、大蒜、葱、芫荽、石榴、核桃等,丰富了内地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西域的良种马,成为军事、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既壮大了汉朝的军事力量,又促进了内地经济特别是养马事业的发展。

中原→西域:先进的农具和耕作开渠、凿井等技术,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方面:

西域→中原:毛纺织业,以及各种珍奇异兽、珠宝。

中原→西域:铁器、漆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造纸术

文化方面:

西域→中原:①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传入内地

            ②西汉末年,印度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  

中原→西域:汉朝的礼仪、制度、服装、建筑等,对西域有很大影响,各族人民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交往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