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一年级音乐《好朋友》教案

2017-01-11  发布者:周晴  浏览数( -)

第一课《好朋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的音乐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与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教材分析:

     本课书是新学期的启始课,教师要非常重视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课上不要刻意的要求学生的纪律,用优美的歌声、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1、《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莱昂.那塞乐写的回忆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的境的故事写成的一首乐曲。乐曲为C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这首乐曲是众多《玩具兵进行曲》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2、《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宫调式,一段体、节奏规整,多为一字一音,亲切、自然、易上口,可帮教师组织好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随意。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1、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具准备:

       录音机、学习标志卡片、头饰(玩具兵)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要求: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若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外进行。

     二、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

         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便于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用听唱法学习。

     1) 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 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3) 学唱歌曲: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板书。

     4) 师生练习演唱。

    5) 分小组对唱(一问一答)。

    6)为了激发积极性,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时说)。

    四、利用休息的时间认识学习标志——出示卡片“小话筒、小耳机、小书本、对拍手、小电脑、小孔雀、小乐器”:

     (师)“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懂书中要我们做什么啦!”

      1、 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请大家找出相应的学习标志?”

     2、老师拿起卡片:“下面我们一起来”——(生)听音乐(导入下一个环节。

     五、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进教室时听的那首乐曲吗?请你再听一次,听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乐曲的情绪,并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1、听乐曲,感受情绪,取名字。

     2、随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乐曲的情绪。

     3、 提示下次听时,请注意乐曲中出现的大喇叭与小喇叭的声音(可

讨论一下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复听乐曲,每组发一个玩具兵的头饰(激发兴趣)。随音乐进

行律动(必要时教师可拍手提示节奏与速度)。

六、课堂小结:

     1、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2、布置作业:回家准备下节课的才艺展示(唱、跳、演、讲、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2、才艺展示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背唱歌曲

     2、通过才艺展示,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今后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准备,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自信。

教材分析:

       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本节课安排的才艺展示是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玩具兵进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采用表演的形式,全班围面一个圈,请5名学生在内边唱边表演,然后找1名同学进行问答。

      三、才艺展示

         1、先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分类:(属于一类的学生坐在一起)

           唱歌跳舞

            朗诵演奏

           讲故事

           其他……

        2、了解具体的表演内容,如有相同的内容可一起进行,有的孩子胆子小,可以请大家帮助他们进行表演,每一组内选一个小主持人(教师出参与进来)。

3、提示要求,节目之前自己报名字及展示的内容。

        4、展示开始,不指定,由孩子自告奋勇地上场。(老师帮助组织一下,但不要过多的干预)。

       Δ通过这次展示,教师要及时地把孩子的特长及特点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在活动中也可让孩子们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再有也可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四、教学小结:

       小结今天的才艺展示,鼓励孩子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多方面技能。

课后反思:

今天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我们学的是《你的名字叫什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我就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在坐的最好的小朋友面前,竖起大拇指,这一竖,引得其他小朋友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在课的一开始,我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的音乐课,就由我来做你们的音乐老师了,你们想认识我吗?”“想!”,“既然我们上得是音乐课,那么,老师想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介绍我自己,你们可要听好了,我叫叶老师,我叫叶 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节奏:** *下面,我想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朋友,那么你能不能学着叶老师,用音乐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呢?”一下子,十几双小手高高举了起来,我叫起一个学生,轻轻对她唱着:“你的名字叫什么?”她高兴地拍手说:“我叫** *,我叫** *!”,于是,我又唱着《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最后一句对她说:“你的名字真好听!”同时,奖了她一个笑脸,这下,孩子们可激动了,个个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经过一番“开火车”后,孩子们基本上把这首歌曲在无形中学会了,接着,我对学生说:“因为我们上的是音乐课,以后我们就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进行上、下课问好,你们想学吗?”“想!”一声高过一声!忽然有个声音说:“哇,音乐老师好厉害啊!”当我们经过比赛、游戏等过程学完上、下课问好及“静坐”音乐后,我们的下课铃声在不知不觉中响起来了,课后,有几个孩子跑来对我说:“叶老师,你真厉害!”呵呵……这些孩子,一句“甜言蜜语”,竟让我一下子有点“飘飘然”了!今天的音乐教学真得让我很快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拉勾勾》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2、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1、歌曲《拉勾勾》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它用传统的拉勾游戏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节奏平稳、舒展的儿童歌曲,亲切天真、喻意深刻。

                        

 2、《口哨与小狗》又名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作于1905年,是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单三部曲式(大调、2/4拍、描绘了小主人与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唱好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

教具准备:

录音、头饰(小男孩、小狗)、卡片

 板书设计:

      用线条表示歌(乐)曲情绪 3/4)(2/4)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口哨与小狗——片断)

    要求:1、听音乐结合情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2、注意节奏感

     二、表演《拉勾勾》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律动,感受一下这首歌与《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2、分析拍号的变化,老师可带学生做律动进行对比

            2/4 ● ○ 欢快、活泼

            3/4 ● ○ ○ 优美、抒情

    3、随音乐做三拍子律动(动作自由)

    4、用图形卡片提示歌词及音乐

    5、边学边唱,边唱边背。要求学生整齐的背唱歌曲,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三拍子的优美、抒情。

    6,边唱边表演(自由结合小组),动作自己创作(应鼓励学生自己编动作)。

     三、聆听《口哨与小狗》(管弦乐合奏)

        1、初听乐曲:在听的过程中自由地想象乐曲中所能描绘的情节,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2、谈一谈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及看到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练习语言表达)。

       3、复听乐曲,请学生听辩乐曲,注意听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几次?为什么这样设计?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小狗的叫声上色——书中。

        提示:学生可自选图形,还可根据声音的大小变换大小。

       4、分析这首乐曲的情绪,并与歌曲拉勾勾对比,学生用线条表示情绪(启发学生想象出更多样的线条)。

  板书: 优美、抒情 活泼、欢快

       5、再听乐曲(出示头饰)随音乐边听边跳,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四、课堂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

本单元主题好朋友,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爱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其中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拉着勾勾唱歌,感觉到了学生们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