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体会

2017-01-12  发布者:陈国政  浏览数( -)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就音乐欣赏教学的功能而言,除了情感功能、教育功能以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感功能了,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更能够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音乐欣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法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此我想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适当运用语言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门听觉和时间的艺术,是有各种音乐要素结合而成,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而在我们实际欣赏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留给学生的只是完全不同于音乐的记忆。当然,在欣赏过程中,老师恰当的运用语言是相当必要的。如果语言运用得好,会把学生带入一个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的空间。比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时,我并没有过多的分析主题乐句表示什么,而是通过几个问题设计让学生根据提示,自由想象,并不是通过语言去描述音乐的形象,而是留给了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

二、让学生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但在我们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很难见到有这方面的功能。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知不觉,把音乐课堂变成了自己演讲的场所,或是很专业的分析作品结构等,让学生听的很乏味无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欣赏的“恐惧”感。当然,必要的讲解是必不可少,关键是看教师的讲解是否会促进学生对作品增加美的感受。比如让学生欣赏《梁祝》时,因为乐曲时间比较长,我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了解梁祝的故事,在课堂中简单介绍乐曲的结构形式,重点应放在学生欣赏环节,其次抓好感受体会,让学生通过谈感受体会熟悉乐曲结构形式,从而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这样,不仅掌握了乐曲结构形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一举两得。

三、引导学生联想、想象

是指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与自己的审美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对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产生联想和想象。比方说,在欣赏二胡独奏《赛马》时,学生会感觉到群马奔腾、你追我赶的热烈场景,这时可进一步启发他们联想起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联想起牧民们的幸福生活,联想起牧民的幸福生活,联想起牧民那热情、豪放、勇敢的性格。再比方说,当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通过优美动听、富有田园风味和浓郁江南色彩的旋律,启发学生想象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骑在牛背上,手里拿着短笛正在尽情地吹奏,当牛在一块青青的草地上吃草的时候,他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起了捉迷藏,一会儿他跑到池塘里捉鱼,一会儿又爬到了树上摘果子,天边的太阳落山了,他又骑上牛背吹着短笛踏上了回家的小路。

四、善于启发,培养创新意识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音乐。音乐是三度创作的艺术,一度创作是有作曲家来完成的,二度创作是有表演者来完成的,而三度创作则靠欣赏着来实现。所以,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进行三度创作,这意味着音乐欣赏过程不是被动地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也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某人对作品的诠释,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行为,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以及自己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来理解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体现个性,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以上观点只是我在几年教学实践与学习中的一点看法,有不到之处多多指正。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