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发布者:焦杰     所属单位:乌苏市四棵树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16-10-31    浏览数:0

 

铅球教案

授课教师:焦杰               人数: 32          授课班级:九年级

教学

内容

原地推铅球技术(学习)

侧向滑步推铅球(学习)

课型

新授

场地

器材

田径场

铅球

知识传

授目标

1、在普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原地推铅球技术和侧向滑步技术。为今后打下基础。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投掷的技术原理及生物力学原理。掌握推铅球的用力顺序,为将来从事田径训练和教学打下基础。

能力培

养目标

1、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情感教

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

2、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

教材

分析

重点

用力顺序身体重心在支撑脚后

难点

侧向滑步积极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时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1、体育委员整队、清查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及要求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一、组织:如下图

* * * * * * *

* * * * * * *

     Δ

要求:1、集合做到快、静、齐

      2、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见习生随堂听课

 

3

5

一、热身跑

二、专门性练习

1、游戏:传接球接力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

等的纵队,教师发令后,排头开始将球从跨下传给第二个同学,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完成后,逆时针将球从头顶传回,游戏方为结束。

2、熟悉球性练习

1)两人一组滚球;

2)推拔球;

3)跨下绕球;

4)将球至于肩上用力往下13米处推出

一、组织教法:略

二、组织:如下图

 

*  *  *  *  *  *  *

Δ

*  *  *  *  *  *  *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

      2、口令指挥学生游戏

要求:1、必须双手传球

      2、球掉了后必须由本要人捡起来后再传

1

3

5

3

10

课的

结构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推铅球的技术力学原理

投掷项目是通过人体的运动将器械掷出,器械的抛出近似物体斜抛运动,因此,常依据物理学中的力学、空气动力学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些理论对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运动实践。推铅球中推的动作,就上肢而言,是由肩关节屈肌、肘关节伸肌、腕关节屈肌以近固定快速收缩、屈肩、伸肘、屈腕、屈指将铅球推出。

力学原理表明,延长用力过程,延长力作用的时间,更于发挥速度。踝、趾关节的用力,尤其是脚离地前,趾关节的迅速屈趾使人体迅速推离地面;同时,由于后蹬动作中末节发力是在人体重心较大幅度前移的情况下进行的,后蹬角度小,可产生更大的水平分力,相应的人体重心水平速度就大大提高了。

二、学习原地向推铅球技术(以右手投掷为例)

  l、握球

 

2、  持球

握好球后,将球放的锁骨窝处,贴于颈部,下颌右转,右臂屈肘掌心向内,左臂自然上举,两眼平视前方。

一、组织:同集合队形

* * * * * * *

* * * * * * *

     Δ

教法:1、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

      2、结合图片、电脑演示法

3、讨论法

组织:如下图

*  *  *  *  *  *  *

*  *  *  *  *  *  *

 

  Δ

教法:1、讲解并示范

  2、学生练习

3、教师观察并纠错

要求:1、握持枪方法正确

      2、注意安全

*  *  *  *  *  * 

                       Δ

*  *  *  *  *  *

组织:同前

教法:1、教师完整示范12

      2、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动作要领

      3、组织学生练习

      4、巡回指导、个别纠错

要求:1、五指尽量张开

      2、球贴于颈部,摁住球而不是抓住球

1

2

5

6

5

6

55

58

课的

结构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3、 学习手臂推球动作

1练习手指拨球和手腕用力,将球向地下推。  510

2)正面推铅球。lO-15

3)侧向原地推铅球

4)背向原地推铅球

三、侧向滑步推铅球:

1、侧向滑步徒手练习

2、持球滑步练习

3、滑步后蹬转拉收练习

4、反复的滑步推铅球完整练习

组织教法:

*  *  *  *  *  * 

                       Δ

*  *  *  *  *  *

教法:

1、  讲解示范队

2、  先徒手练习3-5次。

3、  再练习纠正1分钟。

4、  在口令下持球练习3-8分钟。

5、  老师在旁纠正错误。

6、  学生相互纠正,相互学习3-5分钟。

7、  学生继续练习10分钟。

要求:1、用力顺序由下至上

2、手脚协调配合,最后用力快速有力。

      3、滑步与最后用力紧密连接

6

8

一、放松活动

自编:略

二、课堂小结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安排收归器材

五、下课、师生道别

组织:二列横队站立

* * * * * * *

* * * * * * *

     Δ

教法:师生同乐

要求:全身放松、心情愉快

4

6

设计练习密度

  

山峰型

设计强度指数

适中

课后练习

阅读相关书籍。体会最后用力的顺序,

课后纪录

本节课学生能积极配合老师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