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教学设计、课件

2016-11-04  发布者:李素芬  浏览数( -) 【推荐】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的第一课,也是整个世界近代史的第一课,介绍了西欧社会由中世纪向近代时期过渡的历史,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曙光。引导学生学好本课,将为他们学好本单元以及整个世界近代史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充满热情,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理解文艺复 兴兴起的原因、影响和本质;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以“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题进行辩论,以“哥伦布是有功之臣还是魔鬼”为题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联系中外历史知识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合作释疑、思维拓展等学习过程,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通过设计《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览表》及《新航路开辟一览表》等表格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表格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科技成就的分析,鼓励学生树立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信念和意识;(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及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五、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料信息,预习结果和疑难问题。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上节课布置的预习提纲和有关练习。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施。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设问:“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谁的作品?创作于那个时期?

2、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单元

学生活动如下:

1、观察图片。

2、回答教师设问。

3、初步感知达•芬奇的业绩、品质。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指导,并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

1)、讲述文艺复兴的原因或历史背景、指导思想、意义;

2)列表比较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作家、国别、作品)

3)、鉴赏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

4)、列表归纳新航路开辟过程(航海家、国别、资助国家、成果等);

5)、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三: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学习成果;相互解决疑难、达成学习目标;

深入各学习小组了解各组学习进展、为师生合作学习做准备。

四:师生合作学习

1、出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图片,引导学生鉴赏;根据“二次备课”情况,指导学生巩固新知:

2、文艺复兴背景或原因、影响或意义、本质、人文主义。

3、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影响。

4、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目的、影响;

5、引导小组之间相互质疑问难并释疑。

6、引导学生列表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远航的不同。

7、引导学生讨论:新航路开辟后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8、组织学生辩论:“文艺复兴到底是复古还是创新”!

9、引导学生辩论:哥伦布是“有功之臣”还是“恶魔”?应该怎样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

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运用图示法将板书计划完善。

六:巩固知识:布置练习。对练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释疑。

七:课后反思

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提升和知识的拓展,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实质和影响的认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正确评价方法的掌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次运用比较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但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真正的落实,而且使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时间比较紧,以至于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分,没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评价仅限于简单的一句话。激励机制还不够好。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