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2016-11-07  发布者:蒋萍  浏览数( -)


 


 写作文是很难的作业,很多学生不愿写。究其原因,一是语文教学的读和写脱离,在语文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练笔,致使学生常常是无话可写。二是学生由于写不出而厌烦写作文,对作文望而生畏,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每次作文都抱着为完成作文而作文的态度,敷衍了事,处于被动应付的心态,所交上的作文或病句连篇或空洞无味,批改起来令人头痛。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多读、多写和积累语言外,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提高作文效率的关键所在。下面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从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在写作文之前就要告诉他们,写作文并非是一件难事。其实就是“所思所欲”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害怕老师的批评;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你,作文就是你自己的一片空地,你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

其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开始就高要求他们,应适当的降低要求,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信心。

最后,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多发现学生的“亮点”多用鼓励表扬的词语,成绩尽量打高些,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因为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肯定难随人意,不能只见缺点,打消写作积极性。但也不能一味表扬,应用适当的方法,恰如其分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一开始接触作文时就有一种轻松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愿意写作文。

二、在批改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的作文,教师要认真批改,批语要用写实性的语言写出优点和不足,切忌写什么“内容具体”或“中心不突出”之类的叫人不得要领的空话套话。批语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好的作文,老师在批语中不但要肯定成绩,同时也要委婉的指出不足;差的或是很糟的作文教师也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带气粗暴的写上“重做”或挖苦的评语。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去研究发掘优点,哪怕是字写的工整,或段落分明也要给予肯定,同时要用期待的语言指出努力的方向。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素材

要想把作文写好,首先在头脑中要有丰富的材料。而材料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在生活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学生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多观察,多思考。如果没有真情实感,那么写出来的文章都是空话让人读起来乏味,写不出真正的自己。

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在阅读课外书、报纸或杂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作阅读笔记,例如:精彩的语句或段落、典型的故事,还可以摘录名言。总而言之,要尽可能从多个途径搜集材料,这样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课文语文活动中培养写作兴趣

课外语文活动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决定了它的特殊教育作用。作文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结合起来,在课外语文活动中,指导学生创办编辑自己的文学刊物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好办法。每次作文讲评后,把那些写得好的和局部写得好的作文让学生抄下来,编辑成册,定期出刊。学生自己的作品在同学之间相互传阅,这无论对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还是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无疑都是一种激励。

作文教学应注意时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因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从多角度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之积极参与,作文教学中学生不愿写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附件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doc  下载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