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课题:认识身边的树

2016-11-08  发布者:姜成军  浏览数( -)

认识身边的树说课稿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授课年级:二年级   授课老师:姜成军

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身边的树》,本课是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再分析整理的习惯。通过欣赏、感受、表现形形色色的树,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
、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比,找出树木的不同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树木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由于二年级学生对于画树不会感觉很难,但会画得过于简单概括和概念化,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预备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以及示范教学法。在整节课中,我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采用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欣赏法,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在一个自由、轻松、愉快、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讨论、绘画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阶段
 1、说校园的树和读古诗,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意图:以学校的周围环境的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阶段
分析树的组成和特点、老师点出绘画时注意地方教师示范。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树。教师示范画树,能更进一步地维持学生的兴趣。在欣赏教师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无形地掌握了一些制作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实践阶段
教学意图: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色彩的树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完成以树为主题的作品。
(四)、评论总结阶段:
教学意图:1.自评: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绍,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交流作业,借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2.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
3.
课堂小结,再次点到重难点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认识身边的树》,树的基本结构,老师的示范

以上,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课题:认识身边的树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授课年级:二年级   授课老师:姜成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引起的重要作用。培养 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树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的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尝试用绘画方法,表现树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情。

二、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树木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用绘画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2、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四、教学材料:

1、教师材料:课件、图片、油画棒、水彩笔、图片范画。

2、学生材料:水彩笔、油画棒、绘画纸、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稳定情绪

2、引入:课题《认识身边的树》 

3、新授课: 

1)让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在我们校园身边经常见那些树?

生: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写树木的?生:读诗回答问题。师:这么美的树如果变成了树桩、折断、乱画,应该怎没样?(引申到环保)

2)我们不光要保护树木还要了解树木,学习认识树的结构: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观察树的结构?  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3)分别欣赏观察树干和树叶说一说他们的特点? 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4)我们现在知道了树干和树叶的特点,在绘画中我们光表现他们的特点 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枝和叶的关系?生: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5)出示课件 分析书上的画法图例是怎样运用线条表现树的造型的?

 师:示范画法

6)引入学生欣赏作品。(注意作品中的色彩的运用)

4、创作:  用线条的方式大胆去画一颗自己喜欢的树。师巡视指导。

5、展评作品: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作品。

6、总结学习收获:  学生说收获,教师补充小结。

反思

这是二年级美术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我提前布置了让学生先观察身边学校内的树木,感受各种树木的魅力及益处。树木是孩子们在绘画表现中经常表现的内容,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树他们并不陌生,但是似乎正因为经常表现它,小朋友的心中画树成为了一种定式——一根树干开两个叉,或者一个长方形套一个圆就是树木,而没有抓住不同种类的树的特征进行表现。针对这一情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本课与上学期《大树的故事》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内容中回忆复习树的特点,把整堂课的重点放在不同种类的树的不同特征如何表现上面,并通过范画以及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树的表现方式不止一种。通过学习,学生所表现的树都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树木的造型美了、树杈好看了、树叶色彩渐变了、高低错落了等等。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以前没有在意的地方,学生就会给你一个崭新的面貌。所以,对生活物象的表达应该强调观察是前提。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