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数学广角——集合

2016-11-15  发布者:特列吾别克·哈吾苏  浏览数(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集合

    教材第104-105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1

1.    看懂统计表。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统计表)谈话:这有一张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明明算出的人数和到场的参加比赛的人数却不一样,为什么呢?我们帮帮他吧!

1 说一说。

      观察学生名单,说说从学生名单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

      2)算一算。

       算算参加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并说出理由。

       学生很快说出:8+9=17(人)(教师板书)

      3)验一验。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名单,进行验证。

       学生通过观察学生名单,清点人数发现只有14人。

      4)议一议。

       质疑:我们算出的是17人,可实际上是14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1)小组观察讨论。

(2)集体汇报,说明理由。

(3)教师用课件演示分析过程。

 课件:

2.    认识集合圈。

引导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和观察统计表,知道了参加这

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画图示的方法来表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员的组成情况。

      1)课件出示两个不同颜色的椭圆,左边表示跳绳的学生,右边表示踢毽的学生。

      2)让学生动手在答题纸上画出集合圈,并填入相应的小学生姓名。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课件演示填写集合圈。

      4)引导:有的学生姓名在两个集合中都有,为了更直观,更形象,更简单地表示出来。我们可以这样表示。(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合并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图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1)小组观察,讨论。

(2)班内交流。

(这个图由三部分组成,左边的表示只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

右边的表示只参加踢毽的学生,中间表示的是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4)让学生将自己的集合图进行整理。

3.    看图列式解答。

指明上前板书:8+9-3=14(人),并说说解题思路。

    (在学生名单中有3名学生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毽比赛,这三人是重复出现的。8人里面包括这3人,9人里面也包括这三人。8人加9人把这三个同学加了两次,多加了13人,因此要从总数里减去1个三人,也就是14人。)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先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然后再填写,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引导运用画图的方法找出重复的部分,并列式算出总人数。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