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教学设计

2016-11-30  发布者:张银环  浏览数( -)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沙湾县第五小学  张银环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五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直奔重点段,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4、运用抓重点词句、画图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激发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方法】抓重点词句读中品析,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 名字是虎不是虎,浑身碧绿纤细足。小小爪子当力量,攀登高处本领强。(爬山虎)

(课件:学生自由读)爬山虎,也叫巴山虎、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是可作为垂直绿化的植物之一。

(课件:爬山虎图片)教师介绍: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脚》。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虎”字。教师范写,学生端正双姿,练习书写。

3.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测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均匀 叶柄 触角  痕迹  蛟龙 引人注意 逐渐 (要注意把后鼻音、翘舌音读准)

2)读带有多音字的短句。

(课件显示: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儿空隙、触着墙、蛟龙的爪子)了解“爪”的读音,积累多音字“空”。

3)交流问题,直奔重点段。

过渡: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课文3—5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抓重点词句,感悟品析爬山虎脚的特点。

1.出示自读提示二: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交流

1、写脚的有关句子。

1)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2)指名读句子,师生合作读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给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3)出示图片,学生指出茎、叶、叶柄(理解词语)爬山虎的脚,理清叶柄和脚的位置关系(反面),突破重点1

4)领悟观察方法:叶圣陶爷爷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样毫不走样,他是怎么观察的?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会有所发现,叶圣陶爷爷其实在文中已经告诉了我们他是怎样观察的。

5)小结:是呀,只有很专注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奥妙。(板书注意)叶圣陶爷爷就是抓住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写出了脚的特点,写得非常好。写得这么精准、妥帖的句子,你能很快地读一读,争取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

6)积累:生自读自背,师引背。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教师范读句子,学生动笔圈出爬山虎爬的动词。

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 ) ( ) ( ) ( ) ( )

4)做动作体会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体会各动词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5)词语辨析: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壁虎也是在墙上爬的,壁虎能说是一脚一脚往上爬吗?结合实际生活和课文语句感悟两个词语的不同。

6)小结:叶圣陶爷爷不仅观察得专注,而且用词也用得非常非常精准、妥帖。课文中叶爷爷也用一个词告诉了我们他是怎么观察的。(板书仔细

四、以读代讲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文明确爬山虎脚的变化。

2.抓中重点句子感受叶圣陶爷爷观察的时间长。

对比朗读句子,引导学生感悟。

五、总结设疑:

同学们,你们看,叶爷爷在观察爬山虎脚的时候不但很(教师指板书)——注意。而且很(教师指板书)——仔细。观察的时间(教师指板书)——很长。写的时候又能写得非常精准。让我们对爬山虎的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不仅写了爬山虎的脚,还写了它的叶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六、作业:爬山虎的自述

假如你就是爬山虎的脚,那你又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拿起笔,任选一个主题,可以是写爬山虎脚的特点,也可以是写怎么爬,还可以写脚的变化,不过,要以第一人称写。课文中的一些优美的语言以及精准的描写,你都可以用。

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样子:位置、形状、颜色          注意

爬:触、变、巴、弯、拉、贴      准确

  变化                            时间长

 

附件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doc  下载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