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如何上好语文早读

2016-11-16  发布者:田月红  浏览数( -)

如何上好语文早读

        语文早读课能够在巩固课堂学习、积累基础知识、增强语感、丰富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当然,这需要教师系统科学的安排、恰如其分的指导。那么,如何安排,如何指导才有效果呢?

    一、确定内容,拟好计划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阶段目标之一是积累、整合。考查目标包括识记积累、阅读、背诵等几方面。要达到这些目标,让学生读是关键的一步,而读又是早读课的主要形式,据此我确定了早读课内容:语文基础知识(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现代汉字字形、古诗文句子积累、成语和名句名篇五个部分);文言文(包括课本上的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古诗词赏析);作文素材(包括学生课外摘抄本、试卷上的美文佳句、教师提供的作文材料和优秀作文四个部分)。

    早读课的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计划得好,学生的语文学习便有了系统性,学习的负担便可减轻许多。这个计划是指整个九年级一学年的早读计划,教师在每一个阶段都应作出合理科学系统的安排。我安排的原则是:

    1.早读内容紧跟专题复习,作文素材贯穿始终

    在学习某个专题时,我就安排学生早读课读这个专题。比如,在复习文言文专题时,一节早读课安排学生读一篇课本上的文言文、一篇课外练习的文言文和这些文章涉及的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复习一个月,早读课学生都是读文言文,这样一个月下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文言解题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一个层次。   

     广泛的阅读、深厚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而深厚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因而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摘抄本,用来摘抄佳词美句,并且每周都固定一节早读课,让学生来读一周以来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和这一周教师提供的有关作文材料。一年下来,学生培养了语感,充实了写作素材,写作能力相应有所提高。

    2.强化诵读文言文、美文

    读,是吸收,是积累;熟能成诵,是最好的吸收。没有足够的吸收、积累,语文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很难提高。背诵文质兼美的诗文,是训练语感的最有效的途径;而语感是阅读文章、写好文章的主要条件。

    二、明确目标,加强指导

    没有一定的目标,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可是学生的读书,毕竟多是无目的的,杂乱的。因此,每个早读课,我都要规定学生读的内容并确定目标。比如一个早读课要识记60个字音或20句名句等。

    当然仅给学生明确目标还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若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记忆所学内容,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记忆效果会更好。因此,早读课我要求学生诵读出声,并且做笔记。比如,读成语时要求学生高声地朗读,并把不熟悉的、易写错的成语摘抄在本子上,长时间坚持下来,学生便有了一本“百宝箱”,到了考试前夕,便可拿出来有目的地再复习。如此,学生的学习既发挥了主动性,又节省了时间,当然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及时抽查,加强监督交流

    进行及时抽查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尽管这只是一种外部动力,但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仍应需要充分肯定。抽查的内容有两项:一是记忆的内容,二是平时的课后作业。平时记忆的内容,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在早读课后十分钟完成。课后作业也在早读课上抽查批阅。在早读课期间,我让学生把课后作业放在课桌上,教师进行抽查面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促进学生重视课后练习并能主动地做好;二是面批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加强监督是指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专心读书的好习惯。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学语文教育也就是要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即使到了九年级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来回“巡逻”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良现象,时间一长效果自然会好。 

    总之,教师如果确定好早读的内容,拟定好早读的计划,作好合理的安排,进行科学的指导,加强督促,学生就会“读”出兴趣,“读”出成绩,“读”出能力。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