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2016-11-18  发布者:范红琴  浏览数( -) 【推荐】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所得:

1 .结合教学重、难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课一始通过玩“摸耳朵”的游戏,认清运动场的结构和各跑道之间的关系,提前化解了弯道、直道、道宽、直径等影响探究计算公式的问题,给学生认知、思考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2.动态的PPT设计和两段音频,给学生视觉、听觉感官上的冲突,从认识起点的不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了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都很真实,参与率100%,促进了不同学生对起跑线不同层次的认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思维、知识的相互补充,保证了全班95%的学生完全掌握了整圈起跑线的设置计算方法,85%的学生领悟了知识的变通与应用。

3.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本节课凸显了留给学生记忆、消化的时间。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记忆和理解要并驾齐驱,才能使理解到的知识在记忆的帮助下,应用的更为熟练,而大多数教师在上课时没有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在《确定起跑线》这节课中,我在推导公式的过程和对公式,以及前面对运动场的结构认识上都留出了记忆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把重点记住,并能有充足的空间灵活使用,避免了课堂上没记住,课后应用错的弊端。

疑惑:

1.在同心圆的直径认识上虽然课件上展示、教师提示,可是学生习作时还是把直径只加了一边,思来想去问题还是在平时学生对图形观察上、变化上、想象上没有培养起来,特别是从部分到整体的空间意识没有建立。

2.六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探究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对于这节思维性较强的内容他们有能力去完成,但活动前的观察要求和小组人员搭配上没有安排好,因此在进行两次活动时,都有小组对要求不清、信息模糊的现象,今后的学习之前的要求和训练还需要加强,使之形成良好的、有条理的学习方式。

3.对于部分孩子在重点处的点拨不足。与引导的四人合作学习,面对小组中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的模糊问题,没有及时的指出,使得第一次活动时间到时,有些组员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表上填什么?结合什么图来填。因此教师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安排需要提醒和培养,在指导上需要集中精力,短时高效的发现小组中的哪一个同学对哪一类问题模糊,直接点播,帮助小组们达成共识,独立、高效完成任务。

 

 

 

课件介绍:课件使用PPT软件,一共有13张幻灯片,在常用播放的方式中添加了相关链接播放,协助教学产生了较好视觉、听觉等效果。第1-3张:采用了直观的图片再现和用不同颜色的区域辨别运动场的结构,用突出、动作路径等效果凸显各跑道线条,帮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设置背景;第4-6张通过动作路径的多次变化,分解了运动场直道、弯道的整体,使问题简单化、直接化,清晰的帮助学生探究出同心圆的周长差就是每个跑道之间的前伸数。第7-10张动态的有顺序的播放每一条的信息PPT设计和两段音频,给学生视觉、听觉感官上的冲突,从认识起点的不同,引发认知冲突,大量的信息激发了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都很真实。第10-13张从数学转到运动场,通过图片上的场景的凸显,丰富了学生除了计算数据之外的,设置运动场时要考虑的要素。 第12张“生活趣事”暨让较难理解计算的抽象课,愉快的收场的同时吊起了,课后研究的欲望。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