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课前中后应做的准备

2016-11-21  发布者:阿尔达克·克得尔汗  浏览数( -)

一 课前. 首先,我们老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就着重掌握那一专业的知识.如,是语文、数学、外语或政治、历史等什么的,你就着重要学习和掌握你所任教那一科的专业知识. 2 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教育学生的目的、方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怎样理解和应用启发式原则,人的心理有什么特点,什么叫记忆,记忆有那些种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制约等,我们必须了解和理解. 3 掌握一定的教学教法知识.如,一般的教学原则,基本的教学方法,怎样开展课外活动,怎样考查和考试,怎样编写教案等.掌握这些知识,也是我们教师应该会的. 当然,以上3点的知识,我们的老师多在大学里就已经学过了.不过,我这里再一提的是,时代在发展,知识在进步,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尤其的年轻老师,是必须要继续不懈的再努力学习和增补以上知识的,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学过了,过了套了,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可以不闻不问了. 4 努力研究教材.教材,是老师新接触的东西,是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老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研究教材的内容,那些该重点讲,那些该怎么讲等,并作出具体的安排,也即备好课等. 5 努力研究学生.哪些学生的基础怎么样,性格怎样,怎样诱发学生学习、思考,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于问哪个学生,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于群答等.这些,老师备课时要研究、确定好.这样,我们上课才能有的放矢,才会更卓有成效. 6 老师上课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要用普通话. 老师上课的声音要尽可能的大些——只要自己能喊得出,如喊不出,就可以降低一点——老师上课声音大,就底气足,学生才听得到,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要吐字清楚,不能含糊不清.声带有问题的老师,要先治好再上课,否则,最好请求转岗.再就是老师一定要用普通话上课.普通话要尽可能准确.不会讲普通话的,就要学要练;讲不标准的,也要学要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普通话上课——你用方言上课,如老师不是本地人,有的学生自然就听不懂;再说,用普通话上课,这也是上级对我们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 7 备课,最好备详案.写详案,最好应包含如下一些方面: ①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② 教学重点与难点; ③ 教学方法; ④ 教学过程(应有巩固复习、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练习——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等); ⑤ 所用教具; ⑥ 板书设计.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更要写详细一些. 7 熟记教学过程及本节课教案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当然,如做到这一点,这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真正 用心钻研了教材,用心备课了;如果我们钻研教材、备课时养成了边钻边想边记的习惯,我们想,要把教学过程或一节课的部分或全部备课内容记下来,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也许我们做学生时,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即老师上课手拿教材或教案与老师上课不拿教材或教案,学生听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老师不拿教材或教案上课的效果肯定要好些.正因此这,现在,我们自己当老师了,我想,我们就应该养成尽量少看或者不看教材或教案能把课讲下去、讲好的习惯——当然,这样的教学,在第一轮教学时,我们老师肯定花时间和精力多些.但到了第二轮、第三轮教学,我们想,不管是备课还是上课,我们老师就会舒服多了. 二 课时. 具体上课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 1 要有良好的心态. 或者说,要有把课上得最好的信心,即使上课期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插曲,也不能动摇,也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态决定效果.所以,我们每上一节课,必须要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能把课上好的信心. 2 按教案上备的内容上课. 教案是先计划好了的,如果不按教案所备内容上课的话,就难免出差错——当然,在执行教案时, 也可以有那么一点点灵活处理教案内容的地方,但我们认为,这灵活的一点点不能过多.否则,就会出现其他的,如无法紧接原备课内容,或课时不够等等情况. 3 加强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其实就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执行教学任务时,只有教师的教或只有学生的学,那是不够的,不行的.只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双方都动起来,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正因为这,所以,我们在上课时,老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达到最饱和、最佳的状态.这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最正确的方法. 4 板书美观、精要. 板书,其实有两种情况;一是重要内容的板书.这种板书,一般要保存一节课,也就是说,一节课上完后,这里的板书,要能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又能使学生更好的加强记忆,也即是一节课的最重要的内容.如能这样,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板书的设计就可以算很美观、精要了.反之,则不行.还有一种板书,即是临时性的板书.如,对某个字的拼音或写法,某个公式、定理、单位等,学生弄不懂或一下子记不起来,老师就可以写在黑板的某一处,给学生看一下后,老师即可擦掉,以免影响整节课的板书,这即是临时性的板书. 5 多媒体运用正确,熟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老师上课的工具也日益发展、先进起来.作为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我们应紧随时代的步伐,掌握好现代教育教学的新工具.如,幻灯片、投影仪、收录机、电脑等的操作和应用,首先要做到会操作,也即操作正确,然后,在操作正确的基础上,日臻熟练. 6 知道并会应运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处理. ① 有时上课讲错了或者讲不下去时怎么办? 老师不是万能的.老师上课也不是总不出差错.当我们老师讲课有时突然讲错了或者讲不下去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这样处理.一旦出现讲错了时,老师就可以说:“我是有意考考你们的.”或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鼓励.而如果讲着讲着,老师偶然间解决不了,即讲不下去时,我们又怎么办?那我们就可以留给学生做“课外作业”等——老师自己课后再研究.如果这样处理,我们老师就不会出现尴尬、下不了台等情况. ② 授课时间突然不够怎么办? 有时,按教案的计划,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有造成教学时间不够的情况.这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正确的作法是:砍掉部分教学过程或内容.如,本来一节课结束后应当作课堂小结的,但如果时间不够的话,那么,课堂小结则可省掉.又如,本来你计划既做课堂练习,又做课后练习的,但由于时间不够,那课堂练习就可以省掉了,甚至课后练习,也可以只布置其中的一部分. ③ 上课时,有时课时有剩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方法有三:一是可以再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再做强调;二是可以对当节课的内容做多种形式的课堂或课后练习,尤其是对重难点内容作练习;三是可以布置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我们教师备课应超前备课,不能上一节课备一节课.我们备课至少要超前一节或两节课. 三 课后. 老师上完课后,是否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呢?我们的回答的否定的. 上完课后,老师还应对当节课的教案内容、上课时的情况等作积极的反思.如,本节课有那些优点,还存在那些不足,那些地方还应改进,怎么改进等等.同时,我们还应将这些内容摘要的记下来,这就成了“课后记”.有了“课后记”,当我们下一轮再备课时,我们就可以再考虑这一些问题.这样做,我想,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是很有利、极有作用的.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