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2016-11-28  发布者:卜慧芬  浏览数( -) 【推荐】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说课稿

  乌苏市第四中学         卜慧芬

我说的课题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以下行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几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本课特点、地位及作用

1、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电功率》中的第三节。

2、《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电能和电功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后面又将学习电和热。所以,本节课既是对电功率的进一步理解,又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亲自感知获得知识过程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程中还安排了通过观察室内灯泡的发光情况来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这一内容,这样即降低了难度又提高的兴趣,使得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培养根据理论知识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的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关注的是,学生上课是不是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否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根据公式(PUI)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神奇,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立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①重点: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难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分析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相应对策:在组织实验探究的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补充,完成重点的落实。结合实验时对小灯泡发光现象的观察,突破学生在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时的难度,同时在总结时,也可利用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完成重难点的教学。

二、教学模式: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目标的确立,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讲学稿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分配: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及内容,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选择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一)、新课引入(约5分钟)

小活动:涉设计两个电路图,分别将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这两个电路图中,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教师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活动比泛泛而谈的语言引课更具吸引力,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象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这样很普通的实验,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过程的起点,教师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胃口调动起来。]

(二)知识回顾(约3分钟)

回顾电功率,实际电功率,额定电功率以及公式 PUI,为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打下基础。

(三)自主学习(约8分钟)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没有做好的部分进行展示,让学生先纠错,后教师补充说明,在小组之间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四)合作探究(约14分钟)

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数据表格等,并把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和实验数据表格让组长画到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应该考虑哪些注意事项,并做强调。

根据设计实验方案,在进行实验前,教师放一个测量小灯泡的课堂实录视频,达到巩固两块表操作技能提高的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中教师参与到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研究的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为分析论证做好铺垫。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计算在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它的额定功率相比及与小灯泡发光程度的对照,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在多媒体上展示本组数据及计算结果,得出正确结论。进而加深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理解,完成目标(1),达成目标(2),突破本节课的难点(3)。

(五)、课堂小结(约5分钟)

总结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六)、应用拓展,升华知识(约2分钟)

在得出了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后,教师引导学生测量电阻的电功率,使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拓展深化本节课,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七)、当堂检测7分钟)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紧扣重点,难点,在讲学稿这部分设计了相应知识点的题,题型有填空、选择和计算供大多数孩子训练和巩固新知识,而对优生设计课后的计算题进行拔高训练。

(六)、布置作业

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和本节课的特点,以这节课配套的练习稿为作业。

以上是我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这一节课上进行授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望大家给予指正和帮助。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