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阅读之于语文学习

2016-12-11  发布者:聂培培  浏览数( -) 【推荐】

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愉悦学生的身心,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人文底蕴,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阅读,一直都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可以让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提升许多。歌德说:好的书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他们的一生, 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语言文学材料可以实现六个"获得":1、 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2、 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3、 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4、 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5、 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6、 获得语汇有了语言积累。有了六个"获得",语文能力何以不会提高?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愉悦学生的身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使自己先成为一个热情的读者,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这样才有能力指导学生,为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的拓展保驾护航。阅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是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它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家长的共同关注。与书为友,和学生同读,伴学生成长,让学生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