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2016-12-12  发布者:朱梅华  浏览数( -) 【推荐】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同底数幂的乘法》。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维度的整体。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教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深浅。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取得这一堂课的成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七年级上册中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之后编排的,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整式乘除法的基础,而整式的乘除法是代数部分的基础,它为后面学习方程,函数做了准备。大家都知道整式的乘除法最终都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另外同底数幂的乘法与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联系也十分的紧密,比如课本章节前面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可以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所以我认为本节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整式乘法的意义,理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得出问题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感悟数学的伟大,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其简单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三、 课堂设计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划分六个部分,1、创设情景,忆议结合。2、发现规律,得出结论。3、应用新知识,深化拓展。4、巩固练习,形成能力。5、归纳总结,6、布置作业

1
、创设情景,忆议结合。

1.复习an的意义:
  an表示na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做底数,n是指数.
 (2.提出问题:
  问题:“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壮举。它飞行的速度约为104/秒,每天飞行时间约为105秒它每天约飞行了多少米?

 解: 104×105=10×10×10×10) ×(10×10×10 ×10×10=109
  很好,通过观察大家可以发现104105这两个因数是同底数幂的形式,所以我们把像104×105的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运算
──同底数幂的乘法.

2、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在启发性设问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于是有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结论推广:am·an·ap=am+n+p

3、应用新知识,深化拓展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应用这个性质时,我觉得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才能运用这个性质;二是运用这个性质计算时一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4、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在处理练习的时候,我将学生分成四组,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抢答积分。通过练习,前面的两个知识点得到了巩固。
5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发现不足,及时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地位,作业的布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一部分是启发学生思考后面的知识点。

6、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四、教法分析
情境导入法:运用人们关心的环保问题导入同底数幂乘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复习法:本课涉及许多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问,帮助学生回忆知识,进入主题。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增加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能力。
游戏法:创设小型游戏,激励学生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随着练习的处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 设计说明
本课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应用结论。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将高一级运算转化为低一级运算,体现了数学"化归"思想.教学中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导性质,又从一般到特殊地运用性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味数学方法和数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