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心语 > 正文

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

2016-12-20  发布者:王国栋  浏览数( -) 【推荐】

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信息化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传统教学手段例如实验、教具、演示、教师讲授以及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都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些传统教学的优势是信息化资源所难以替代的。因此,将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效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二者的有效整合有以下优势。






(一)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信息化教学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好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信息化资源使用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信息化资源使用时间(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在使用信息化资源时,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要突出,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课件的演示不能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组织、正确引导、相机点拨,而不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让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表达。如果老师被信息化资源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 (二)正确把握教师的作用,是实现二者整合的关键   在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是一种“平等中的首席”的关系,要正确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组织、讲解、示范、引领作用,决不能让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取代的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课堂中要发挥教师不可代替的作用,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集中体现,教师板书的内容一般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用PPT代替教师板书,实际上就是过于放大了信息化资源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重要性的体现。

研修心语

最新研修心语

热评研修心语

热门研修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