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心语 > 正文

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017-01-10  发布者:库力加汗·海依拉  浏览数( -)

  新的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国普通高中最迟于2001学年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各级学校也开始给予重视,不断增加投入、增加课时。下面谈一谈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1世纪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什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多年来,虽然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都一致认为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是未来社会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但是,由于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唯一首选。不纳入高考,不计入高考总分,在这个仍然以高考质量评价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时代,使得考生和学校不得不急功近利,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技术课。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少的学校将建立微机室、校园网仅仅作为标榜现代化的摆设,学生将进入微机室上课当作放松自己、玩玩游戏的好去处。信息课、信息课教师在普通高中的地位都比较低下。这显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是不相符的。

世纪之交,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人们发现,这些伟大成就的每一桩每一件,不是直接就是间接与计算机有关。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文化,这种文化使人类在迈向新世纪时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计算机跟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可缺少的;现代计算已经成为与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并驾齐驱的第三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电脑真正成了“人类通用智力工具”;计算机文化已如灿烂朝阳,照亮着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

 

计算机文化的兴起,给每一个国家又一次要发展还是衰落的选择机会。以计算机为龙头的信息技术反映着新时代的生产力水平、高科技的水平。学还是不学,用还是不用,反映着智力与能力的水准,可以这样说:在新的世纪,每个人都将经历计算机文化的洗礼,不管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早学早受益,不学则会很被动,而且会越来越被动。

      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材编写原则和教学评价等都给出了指导性的原则意见,我认为这是很必要的。可以这样说,不学习信息技术就不可能具备现代文化的基础,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人。在信息社会中,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那么他的知识结构就不完整,就很难立足和发展。

二、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①学生主体性,就是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可越俎代庖,取代学生主体地位;②实践性,即教学上要求学生手脑并用,注重操作训练;③综合性,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求综合性;④信息化,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⑤开放性,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⑥创造性,这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本质反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而且这门课程知识更新很快,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一个人的成才十分重要。像信息技术课这种全新的学科,必须有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曾总结过许多人学习计算机的成功经验,可归纳为:自学、动手、应用、上网。

1、自学

对初学者来说,老师引进门很重要,但以后就要靠自学。自学能力对学习任何课程都是重要的,对于计算机尤其如此。因为,计算机发展奇快,只有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应付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

有人说,“自学,谈何容易!”我说,别的学科自学可能较难,但计算机却相对容易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自学的条件。许多计算机知识,特别是一些操作的知识,你完全可以自己通过看书和动手操作就能学会。而且计算机越来越“平易近人”,让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人可用。能够让人动的东西就好学,比如几岁的娃娃就敢去开电视机并调台、能够去控制VCD机等,难道电视机和VCD机不是高科技成果吗?计算机作为要学习的对象,理论知识和实践环境是统一的,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自

 

己可以掌握,自学当中有弄不懂的东西,大多可以通过上机来加以解决。因此,我说它易于自学,便于自学。当然,有一本便于自学的指导书就更好了。

2、动手

计算机这个学科实践性特强,不动手是学不会的。从诞生那天起,计算机就被人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未入门者眼里更显得玄而又玄,许多专著由于不是给常人写的,像是“天书”,让初学者望而生畏。但是,你看,有些娃娃为什么能把计算机用得这么好呢?窍门在哪呢?动手!一动手这层神秘的面纱就被你揭开了。并且,你会越学越感到轻松,越学越有兴趣。

边动手边动脑是计算机学习的基本模式。这样做,自然而然地废止了那种死记硬背、“纸上谈兵”的传统的不科学的学习模式。 听而易忘,看而易记,做而易于理解。学习计算机,“做”是最重要的。动手“做”,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动手“做”,会得到真知灼见;动手“做”,会找到成功的感觉。让我们坚持下去,从不会到会,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最后你会高兴地说:计算机并不神秘,入门不难,深入一定办得到!

3、应用

学习计算机是为了应用,在应用中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在应用中可以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应用中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想到用,要把它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的孩子们为什么能在国际大赛中摘取金牌,就是他们学以致用,在用中加深理解,把计算机变成了自己得心应手的工具。人们常说“熟能生巧”,这是对学用一般工具而言,对学用计算机这种智力工具,就不仅仅是“生巧”了,而是“益智”,有利于开发智力。计算机中浓缩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电脑帮助人脑的过程,会使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

4、上网

有人说互联网和教育是推动新世纪社会进步的两只轮子,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获得了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互联网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物质基础。

目前,分布在五大洲的几千万台计算机已经连结到了互联网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计算机教育已不仅仅是学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教育。会还是不会使用网络,很可能成为衡量现代人文化水准的一个尺度。在网络文化氛围中,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从某种意义上看,“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是科学技术最伟大

 

的成就之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十分重要的,谁不充分认识这件事的重要性,在将来就会追悔莫及。

同时要注意的是,文化不等于文明,网络上存在着很多很有用的东西,但也不可避免会有糟粕,怎样区分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识别香花与毒草,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在让学生上网这件事情上,“因噎废食”不可取,打点“预防针”却是必要的。

让观念跟上形势的发展。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目前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信息素养要成为未来人才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已为很多人所接受,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已提上日程,这件事意义重大,难度也很大,我认为最难之处是我们的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目前,大批计算机进入学校,步入家庭,各种普及教材、读本、多媒体教学软件像雨后春笋般涌出,网站和网络学校也争相面世,这些当然是好事,但是也有人担心,增加了新的课,学生既要上机又要上网,本来是老师“灌”,现在又加上机器(计算机)“灌”,学生的负担会不会更重了呢?事在人为,关键在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不变,穿新鞋走老路不可避免。当前,明确思想、总结实践中的鲜活经验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我们正在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开创着现代教育的一个新时代,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必须边实践边总结,升华到理性认识再指导进一步的实践,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研修心语

最新研修心语

热评研修心语

热门研修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