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心语 > 正文

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与方法

2016-12-15  发布者:邵福文  浏览数( -)


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差,尤其是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离不开口语课。英语口语课的成功主要依赖于4 种因素:(1) 明确的学习目的(2)具体合理的教学计划(3)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4)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材。只有这4 种因素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完成口语课既定的目的及任务,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教材处理上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外籍教师主讲,他们一般不采用某一特定教材,而是自己选材组织教学,这虽然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特长,但却往往变成教师一言堂,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系统语言训练;另一种是以中国教师为主讲,他主张使用固定教材,但偏重机械性操练,照本宣科,学生不喜欢。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角度看, 应选择一本固定的教材为好,但无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充分操练的机会。英语口语课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选用了合适的教材后,需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练,如:问答、复述、描述、情景对话、看图说话、下定义、释义、讲故事、口头作文、现场讨论等,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设英语语境,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进行口语练习。同时,英语口语课的教师也要重视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他们经常进行沟通交流,选用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逐步消除其开口说英语的恐惧感。其次,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进行口语训练的引导,主要是注意语言的正确性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可采用朗读、背诵等方式。应注意指正学生口语中常见的错误,可进行适当的讲解纠正这些错误,让学生养成准确、正表达的习惯与能力。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语言的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可为学生设置更高层次的口语训练目标,在课堂上创造相对真实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检验他们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可通过演讲、辩论等高级口语练习形式进行,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交际原则流正复言之言之言之利确杂有物有理有礼可见,口语能力的培养应注重3 个方面的训练。语言形式体现口语流利、准确以及一定
的复杂性,语言内容要求说话有内容,有深度,逻辑性强;交际原则体现在学生能在不同语境中正确的使用语言。以上3 个方面若能有机的结合将可以切实的提高口语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2. 心理语言学与英语口语教学
心理语言学注重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深层结构是句子的概念结构,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的表现。如:I broke the window。I 是施动者,broke 为动作表现,door 为承受动作的对象。这是该句的深层结构,而表层结构可由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me 表示。以上所述的主、被动结构的变化与汉语相似,如,“我打碎的玻璃”与“玻璃是我打碎的”的深层结构相同。但由于二者强调的对象不同,心理意义也不同。心理语言学认为,命题preposition)是语言或言语的关键,同一命题可能有多种表达结构。It seems to me that she has a cold. She seems to have a cold. 和I think she has a cold. 都
为突出命题she has a cold。因此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母语结构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目的语结构。英语口语教学中同时也应注重语言技巧的培养。语言段落内的承接能力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往往忽略时空概念及转折词的用法。而用心理语言学的术语来表示则是: 学生缺乏一种“叙述图式”(narration schema)。因此,应提示学生在口语中注重像furthermore, in addition, however, nevertheless, and then 等这类衔接词,启发学生这方面的思维。在对话中,也应注意一定的交际技巧,培养学生利用语言学家Grice 提出的合作原则,即:尽量提供对方所需的必要信息,努力使话语真实,努力使话语和正在进行的会话有关系, 努力使话语清楚,注意话语中的会话含义。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检验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标准是对词语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词语运用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说话者头脑中某一个词与其他词的联系,二是该词语对听话者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如当我们谈到“这本书不贵时” ,“The book is not expensive.”与“The book is cheap.”是有一定差别的。在听话者看来,cheap 说明“这本书” 确实便宜,而not expensive 则表明“这本书”不贵,但不一定便宜。而词语运用错误也在口语中常见。如see TV 和watch a film 等等。这往往是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而引起的。以上是心理语言学对语言口语教学的一些启示。由此看出,英语口语学习是循序渐进式, 教师在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了解口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英语会话能力,如: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需要得以体现语言的社会功能,让学生
理解并在恰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话语,进行恰当的交流,以达到得体的交际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在培养学生恰当的语言交际能力之前,需对言语行为理论有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以合理的方式在口语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言语行为理论是JaneAustin 于1955 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在说出话语的同时完成了3 种不同的言语行为:言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中行为是指用正确的语调说出具有一定语音结构、语法关系正确并具有一定意义或所指对象的句子的行为。言外行为体现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具有陈述、命令、威胁、请求、建议等功能的行为。言后行为指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某种效果、作用或影响。后来,美国语言学家Searle 等学者将言语行为分为5 种基本类型:表达行为resentatives)、指令行为(directives)、承诺行为(commissives)、表情行为(expressives)、和宣告行为(declaratives)。对于言语行为的划分,使得语言教师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不但要帮助学生使用正确得语言形式,还要更加关注语言形式所预示的功能,更加注意说话人的话语可能产生的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与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环境设计出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言语行为的学习模式。采用角色扮演、话语完形填空、口头报告与会谈、和适度评分等形式对学生对言语行为的理解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话语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得体的语言交际行为。首先,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结合,并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多样性的理解。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于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联系过于形式化,使得学生对于交流所必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过于简单。其次, 重视培养学生对情境的意识。情境应用到语言交际中即为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环境。语言交际无法脱离其存在的环境,其中包括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语言交际的时代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和背景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交际环境的认识和意识,通过语境来传递话语的言外行为。

研修心语

最新研修心语

热评研修心语

热门研修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