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心语 > 正文

教学故事:导学案教学中的游戏铺垫环节

2016-12-17  发布者:杨红侠  浏览数( -)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小孩子,“玩”还是他们的天性,如何让他们既能满足玩的欲望,又能在玩中学到数学,学好数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惊讶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让儿童在课上真正活跃起来。导学案教学的环节铺垫很重要,要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提供好的“引子”,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玩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景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在玩中产生求知的欲望。
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利用下课时间让学生分组合作到校园去求出一块红砖操场的周长,汇报他们的求法,显然,正是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又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致盎然。在课间游戏的这种铺垫下,开始上课了,我的学案上就会出现怎样算周长的讨论环节,由于下课时孩子们参与了游戏,在这一环节他们的小手举得好高,都在抢答这个问题,我只好站在旁边看“热闹”,留给我的任务只有肯定、表扬他们,再加一点总结性的讲话罢了,请问,这样的课堂枯燥吗?老师讲课累吗?

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教学容易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能有效地撩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去积极思维。设计出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游戏,形成愉快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给我们的数学课充满神奇的魅力

研修心语

最新研修心语

热评研修心语

热门研修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