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教师要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学生

发布者:那迪拉     发布时间:2016-12-20 浏览数( 0)

我认为,每一名教师无论是对待优生和后进生要平等,要一视同仁,不要让后进生感觉低人一等,要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他们。而且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多鼓励,用真诚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而当差生有反复时还要有耐心,坚持正面引导。从事教学工作这些年来,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成长中的生命体,都是一个拥有特色潜能的发展体,只不过是存在着个体差别,五个手指头抻出来还不一般齐,何况是人呢。所有我认为没有差生,只有后进生。实际上,后进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和肯定。后进生的存在不仅使教育具有了丰富性,同时也锻炼教师管理能力。通过这些年的从教经验,我总结出做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待后进生 做到“五个”不要和“五个”激励。五个激励是:主要是尊重激励,榜样激励,成功激励,表扬激励和家庭教育激励。

“五个”不要是:1.不要轻易给后进学生贴标签 。如最坏的学生、最差的学生、最笨的学生等。而要多鼓励来换起他们的斗志。

2.不要总将后进生与学习好的相比。“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老话说的很在理。教师不要总将后进生与学习好的相比,一定要把握好,一定要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真诚关心。

3.不要总让学生去叫家长。因为他们不想让家长知道自己做得不好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要多和他们交流,更好的帮助他们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和好学生。

4.不要只关注学习好的,忽略了后进生的存在。尤其是后进学生,教师一句赞扬的话,一声问候, 都会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动。所以我们不要吝啬的跟他们多说一句赞扬。

5.永远不要对后进生失望。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去发现他们闪闪发光的地方时,也许你的一句鼓励话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现在,那些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理所当然地受到各科老师的青睐,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有需要的时候都会找他,同样,有什么好处也会第一个想到他。老师发生在所谓的好学生和所谓的差学生身上,老师常常会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好学生轻易原谅,对差学生有时是不依不饶的。其实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不能因为成绩好一点,能力强一点就能忽视他身上的毛病,因为成绩差一点的,就把他的毛病用放大镜放得很大,相反,对好学生更应该比一般的学生要求要严格,当然,好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老师在给他指出缺点的时候,既要照顾到他的面子,又能有效地帮助他改正缺点。对待所谓的差学生倒是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爱心,这样才能让好学生更好,差学生也有进步。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那么我们老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一定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发现他今天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由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教师有两种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一是忽视。教师长时间把某些学生放在视线之外,不在意,不关心,不了解。二是轻视。教师一般不会有意为难学生,整他们,但有些教师会对那些与自己闹对立或“屡教不改”、“没有长进”的学生.暗含不屑,认为“不可救药”、“没有希望”,因而把他们“打入另册”,有意地不予理睬。做教师的是人,当学生的也是人。教师有人格,爱面子,学生也有人格,也讲面子。因为学生的人格没有被你放在应有的位子,才没有引起你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你看来,学生的人格可有可无。这个意识是错误的,也是妨碍你做好班主任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做教师的,特别是做班主任的老师更要从心灵深处明白这一点。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是不会以成绩好坏来定义学生的,每个学生我都是一视同仁。不管成绩好与坏,每个学生是一样要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还有信任他们。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

总之,我认为,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教育不好学生的教师,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就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