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中学生营养常识

发布者:王洋     发布时间:2016-12-22 浏览数( 0)

 

中学生营养常识

1、良好的饮食习惯应包括哪些内容?

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要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中小学生不应饮酒。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为什么要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很多家庭已经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中纤维素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

合理的膳食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不要吃碾磨太精的白净的稻米、小麦,因为太白净的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3、为什么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的叶、茎、花苔、茄果、鲜豆、食用蕈藻等,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红、黄、绿等深色的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

有些水果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酸、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黄色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居民10年来吃薯类较少,应当鼓励多吃些薯类。

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中学生的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为什么要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者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丢失的速度。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应大力提倡豆类,特别是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

 

5、为什么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中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但有些肝器如脑、肾等所含胆固醇相当高,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不利。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和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平均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进食动物性食物过多,吃谷类和蔬菜不足,这对健康不利。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目前猪肉仍是我国我民的主要肉食,猪肉脂肪含量高;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远低于猪肉。应大力提倡吃这些食物,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6、为什么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并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掏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活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中学生应加强锻炼,主动开展适宜的运动,如打篮球、跑步、游泳等。而消瘦的学生则应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适宜体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传染病等。经常运动会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调节食欲、强壮骨骼。

7、为什么要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和提倡中学生不饮酒

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即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等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

8、中学生生长趋势不完全如何防治?

中学生存在身高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是事实存在的。

小学生的生长在经历79岁的平坦生长期,部分小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发育,这时对营养素的需要很大,在满足营养素前提下,进行跑、跳、蹦、跃等运动可促使下肢骨的骺软骨得到充分刺激,促进长高。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发育阶段)提供足量的营养素,如钙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并强调室外的可促使下肢骨的骺软骨得到充分刺激的跑、跳、蹦、跃等运动,身高再增加一些是完全可能的。而进入青春中期后,身高增长不再依靠下肢,而是脊柱,如让学生经常参加游泳、配合体操,着重进行拉伸、后仰、展肢、屈臂悬垂等锻炼,配合营养、18-20岁少男少女的身高再增25cm.是可以的。

很多家长和老师并没有意识到提前发育对身高的影响,而到了下肢骨的骺软骨停滞生长时才进行干预,实际上是为时已晚。

目前商家宣传的所谓长高产品,以及所谓特效产品大都缺乏科学的凭据,有的反而是有害的。

9、如何预防营养缺乏病?

学习和了解营养知识,提倡合理营养是预防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的根本措施。由于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是多种多样的,而自然界中没有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要求通过食物的合理搭配,来满足不同生理条件下对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的需要。还要注意到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烹饪方法。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必须要纠正偏食的不良坏习惯。不要滥用滋补品或强化的营养食品,不要暴饮暴食。

要及时治愈各种影响营养吸收或流失的慢性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寄生虫病、痔疮等。

10、如何预防肥胖症?

肥胖症的决定因素可分为遗传的,环境的和调节的。

大量的食物摄入与肥胖症有关联。因为大量的食物摄入通常附带有大量的脂肪摄入,而脂肪摄入过多易得肥胖症。

十分普遍的久坐生活方式是促进肥胖的另一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体力活动不仅消耗能量,而且还有助于控制食物的摄入量。研究表明,无体力活动可以通过对食物摄入量的相反影响而促进肥胖的发生。虽然食物摄入量随能量的消耗而增加,但当体力活动降至最低水平时,食物的摄入量并不成比例地减少.

无节制地吃的紊乱,其特征为在短时间吃光大量的食物并在大快朵颐之时有失控的主观感觉,他们无节制地吃有助于过量的能量摄入。据认为无节制地吃的紊乱者约占参加减重计划者的10%20%

11、为什么进餐时要调整好情绪并纠正偏食的不良坏习惯?

进餐时的情绪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明显的影响,有资料证明,进餐心情愉快,可以使中枢神经和付交感神经适度兴奋,促进胃肠蠕动,胆囊收缩,消化道括约肌舒张,消化液大量分泌,提高食物消化率,有利吸收。

如果进餐时情绪不良,中枢神经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引起消化液分泌明显减少,胃肠蠕动失调,消化能力显著下降。结果可导致食欲减退,胃部不适、嗳气和消化不良等病症,最终影响健康。

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这是后天养成的习惯,而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已经知道,偏食很容易缺乏某种营养素,不利于生长发育。那么,如何改变已经养成的习惯呢?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偏食的害处,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习惯的形成往往与过去的生活有关,甚至与家长的食性与关,因此,最好与同学们一起进食,学会吃各式各样的东西。尝试吃有怪味或过去认为难吃的讨厌的东西。还要少吃零食,饿肚子吃饭会很香。

12、为什么中学生不宜多饮可乐型饮料?

可乐型饮料中是加入了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是一种兴奋中枢神经的药品,有证据认为咖啡因对记忆有干扰作用。一次饮用2瓶可口可乐,就可达到大白鼠试验中影响记忆的剂量。过多饮用含咖啡因饮料,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发生不守纪律、坐不下来等“多动症”的发生。

咖啡因还有潜在危险,有使细胞突变率增高,所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饮料还是以白开水为最好。

 

13、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有哪些?

 十大垃圾食物有:

1、油炸类食品:1.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凶(油炸淀粉)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腌制食品: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2.影响黏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

3、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4、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高,营养成分低。

       5、烧烤类食品:1.含大量的34-苯并芘(a)(三大致癌物质之首)。2.一只烤鸡腿相当于六十支烟的毒性。3.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6、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含糖过高影响正餐。

     7、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8、罐头类食品(包括鱼类、肉类和水果类):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9、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膨化食品):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10、汽水可乐类食品: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2.含糖量果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14.经常食用十大垃圾食物会引起哪些症状或疾病?

    

 常吃十大垃圾食品易患上百种顽固症状或疾病。

       头痛,头晕,健忘,耳鸣,结石,便秘,痛风,气喘,溃疡,失眠,香港脚,易放屁,眼怕光,易腹泻,眼屎多,易呕吐,易出汗,易打嗝,灰指甲,常感冒,高血脂,难放松,倦怠感,易胀气,脂肪瘤,白内障,不孕症,糖尿病,关节炎,易抽筋,高尿酸,口臭,口苦,口甘舌燥,消化不良,口腔发炎,身体异味,情绪不安,早晚易咳,月经不调,皮肤发痒,易流鼻血,反复咳嗽,睡不安宁,易发脾气,反复头痛,反复发炎,易掉头发,精神紧张,眼睛疲劳,心情郁闷,头脑不清,听力障碍,胸口烦闷,骨质疏松,手脚冰凉,腰酸背痛,体温较热,手足易潮,高低血糖,尿色深浊,肥胖,太瘦,频尿,乏尿,其他慢性病,各种癌变,富贵手,脱皮,肌肉易酸痛,刷牙易出血,发福流鼻水,眼睛红血丝,反复打喷嚏,性生活障碍,心血管疾病,皮肤过干,眼睛酸痛、胀,赖床睡不够,肩膀僵硬疼痛,舌头肿胀发炎,呼吸时有味,四肢麻、胀痛,脊椎僵硬疼痛,注意力不集中,易歇斯底里,失控,早晚易打喷嚏,皮肤易长异物,皮肤过敏起疹,喜吃甜或咸食,潮热红,畏寒,排便臭,颜色深,鼻塞呼吸不顺,体重不正常增减,免疫系统紊乱症,长期头痛偏头痛,内分泌系统紊乱,经痛,分泌异常。

 

15.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中安全十律有哪些内容?

 

1、食物一旦煮好就应该立即吃掉。食用在常温下已存放四、五个小时的煮过的食品最危险。

2、食品必须彻底煮熟后才可食用。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所谓彻底煮熟,是指事物的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摄氏度。

3、应选择加工处理过的食品。

4、如需要把食物存放四、五个小时,应在高温(接近或高于60摄氏度)或低温(接近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保存。

5、存放过的熟食必须重新加温(不低于70摄氏度)后才能食用。

6、不要让未煮过的食品与煮熟的食品互相接触。

7、保持厨房清洁。

8、处理食品前先洗手。

9、不要让昆虫、鼠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10、饮用水及准备做食品时用的水应纯洁干净。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