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初中物理课堂的实效性

发布者:王明学     发布时间:2016-12-25 浏览数( 0)

 基础教育改革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既要屏弃不适应于学生发展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又要倡导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目前,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学生角色定位的错位。有些教师依然故我,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老师讲的很辛苦,学生学的也很辛苦。二是教师误解误用“学生主体作用”,表现在课堂上学生阅读、交流漫无目的,老师对重点、难点讲的少、讲不清,师生互动被简单化、成为“是不是、对与否”的问答式,一堂课根本没有解决多少问题。三是教学不能依据学科特点展开,把物理学的思想、实验的方法完全置于教学的边缘地带,使学生感受不到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独特魅力,抹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课堂教学中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
      国内近期对于学生有效学习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如张承凯在《赤子》期刊上发表了《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何基生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上发表了《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等等,各位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在不断探索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都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态度、兴趣等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明确,对导致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以及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涉及较少,期待研究解决。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