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指导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效率

发布者:李萍     发布时间:2016-12-26 浏览数( 0)

小组讨论是合作探究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探究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可以这样操作:
1、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质疑、讨论。
科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诱人的奥妙。一种现象往往透射出一定的科学道理,这就需要去了解、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关注细节,预设并注意到探究过程中能发生的每一个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怎么探究?力求合作探究。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设计、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方案,并敢于把自己的方案交与小组讨论,接受小组成员的建议、批评,从而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案,使小组同学都能够积极地去参与,主动地探求、去发现。
2、在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教学中,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是正常现象。这时,教师绝不能轻率的把某一个知识的重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自己发现。因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最好契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过程”。
这时我认为最亮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提出解决方案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就让学生领略到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无穷乐趣。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