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信息技术提高数学的教学课堂

发布者:陈静     发布时间:2016-12-27 浏览数( 0)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北京已经实施了三年了,三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教学方式方法上,新课程都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知识信息量巨增的新课程新理念,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对中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要想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向45分钟要效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用word字处理软件备课;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辅助教学;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并跟踪学生的成绩;用flash制作动画课件 ,可以上网查找各种教学资料并在网上与其他教师沟通和交流,教育的信息化正促使每一位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计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通过平时工作的一些实践,我想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上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教育教学信息,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形、闻其声,有动有静,有具体有抽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新课导入,还是情境巧设,如果我们采用了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接受。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例如: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离心率与圆锥曲线的形状”,表现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并让课件中的二次曲线连续变化,让学生独立探索其变化的特征,发现离心率的取值与曲线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时,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有其重难点,教学难点是否被突破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内容中有部分知识太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若用常规手段学生难以接受、理解及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可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良好素材。 例如,我们教的《三视图》(人教B版教材)一课,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对形状复杂的二维、三维数学对象进行操作、展示、变化,使隐蔽的几何关系得到显示,从而延伸学生的视觉,加强学生的直观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巧妙追问,激活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人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突现创新,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

例如在上高二数学“正方体截面”课时,学生在教师展示“正方体截面”课件后,积极参与活动,继而提出研究型问题“:屏幕上浅蓝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一个正方体中,类似于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如何截正方体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联系?”,“用一把无比锋利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木头砍下去,它的截面将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全面清晰,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的反馈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知识情况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解题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学生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效率。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练习,不仅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还增加了练习的可操作性,同样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设置练习的区分度,增加了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总之,本课的教学力争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借助多媒体课件,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