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曼格努尔     发布时间:2016-12-28 浏览数( 0)

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 和交互性的特征,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 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 方式显得不那么应付自如了。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硬件再好也是虚设。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就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 须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并非高深莫测,可望不可及。电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机器,只要肯钻,入门并不难,自己制作多媒体课 件也是很简单,完全可能实现的。多媒体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 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包括文字),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展示电脑的奇妙,利用学生 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欲望。说到底,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我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多媒体形式,用自己设计的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小学语文人教实验教材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我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这节课我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 媒体画面。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 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之初,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 习兴趣。


然后,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它圆明园规模宏 大的布局景观。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我就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 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
“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 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 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代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在圆明园教学设计的构想中,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 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在观看过程里,好多的孩子神情激动。我很巧妙地把新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同一个环节里,把学生从 感悟带到理解,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


最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读第 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 育。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