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培养写日记所需的条件——观察能力

发布者:郑雪英     发布时间:2016-12-30 浏览数( 0)

观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是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是获得知识的渠道,观察可以获得全面、深入、准确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熟悉生活是写好日记的前提。观察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多为学生提供观察素材。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充实日记内容的坚实基础。

    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有个性、有特点的人,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班内、校内的同学以及邻居、家人或偶然遇见的陌生人,如在本学期初,我们班从外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我就引导学生观察这位新同学,写写对他的印象,就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这位新同学胖嘟嘟的,笑的时候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简直就是一个可爱的泥勒佛呢。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供观察,写成日记的事物。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往往是很高的,因此就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在出现一新事物时就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外形,了解它的性质及用途,这样就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

    学校新进了一批“熊猫”式的垃圾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观察“熊猫”的外形,并通过用手摸一摸、推想它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它有什么作用等,经过一番观察、思考,学生们写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日记:有写其外形及作用的,有介绍“熊猫”这种动物的,还有发出保护环境倡议的。

    3、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媒体中积累材料。现在电视台所播放的少儿节目中有很多对学生有很大的好处,如《大风车》等节目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从中吸取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学校每周三中午利用校园电视台播放一些电视节目,这又为学生写日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来源。在看过《童规》之后,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触,然后写到日记本上,这时学生就能很好的用文字进行表达了。当然,其他媒体如各种报纸杂志等都有这样的效果。

    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逐渐养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的良好习惯,他们的日记也就有内容可写,能够言之有物了。这既培养了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更提高了他们捕捉素材的能力。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