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发布者:褚夫超     发布时间:2017-01-10 浏览数( 0)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展,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核心问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它是从数学教材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桥梁。在人们的数学研究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如何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我们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下面我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师的导课”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向学生渗透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必要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常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情境。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首先拿出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然后再拿出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最后再拿出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这时孩子会提出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半个”。这时教师紧跟着提出怎么表示“半个”呢?这样简单而易懂的情境向学生渗透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学生的探索”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的探索”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我针对这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举例说明。

1、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内容,这是符号化思想。而符号化思想是数学信息的载体,能大大简化运算或推理过程,加快思维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学“比较大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我伸出左手的两根手指食指和中指表示出“<”,这是小于号。因为从左到右张开的嘴越来越大,说明左边小于右边。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大于号。直观形象的引导学生掌握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符号,从中渗透了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2、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不离形,形不离数,一般会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例如我在教学这样的习题时:丁芳家、小刚家、书城都在同一条路上。丁芳家离书城2000米,小刚家离书城1200米,小刚和丁芳相距多少米?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只要引导孩子画出线段图,孩子们会马上理解题的含义。

3、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能增长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这样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计算教学中应用最频繁。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对于38+57学生是这样做的,把38分成30和8,把57分成50和7,30+50=80,8+7=15,80+15=95。

4、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思想方法,它在各个学科体现的都很多。在数学中分类思想方法体现的是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例如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中《分类》这一课时,本节教材让孩子了解某些物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成几类。

5、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

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把一些凌乱的东西经过整理能清楚分辨的过程。在青岛版教材中每一册都有统计的内容,让孩子从小培养统计的意识。

三、在“师生的总结”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师生的总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归纳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师生的总结是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和提高能力的机会,而且还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四、在“学生的习题巩固”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前面的探索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怎样应用于实践,还需要我们的习题巩固。如果说探索是重点,应用于实践是重中之重。在这个环节中是利用我们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提炼和研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有意识的把数学教学过程转化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