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发布者:玛依拉·拜根     发布时间:2017-01-15 浏览数( 0)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适宜介入有利于游戏功能的发挥。而适宜的介入首先必须是适时的,因此对游戏介入时机的把握成为教师介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探讨了教师对游戏的介入时机的把握及影响教师选择介入时机的因素,旨在为提高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水平提供依据。

    累积至今,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颇为丰富,这些研究一方面告诉我们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能够产生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也向我们的幼儿教育实践提出了挑战—如何实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当“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时,我们发现幼儿园里的游戏开始部分的失去了幼儿自发游戏所具有的意义。游戏成为了教育者手中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教育工具,同时教育者本身的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游戏发生、发展和结束。这种现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教育者影响了游戏本身对幼儿促进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在教育情境下、在教师的参与下既满足幼儿自身的游戏需要,同时又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发挥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功能便成为目前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

题。

    或许有人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发性的活动,教师的介入可能会影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从而破坏游戏性,因此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是否必要就已经是一个问题了,更何况专门研究教师介入游戏的行为以强化这种成人的介入。我们认为,幼儿园游戏是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即使是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客观上也必然有教师的介入。与发生在自然状态下的幼儿自发性游戏不同,幼儿园教育背景中的幼儿自发性游戏,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但是在自然状态下开展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而在幼儿园中,教育背景下的游戏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会为了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介入,教师根据游戏需要担当幼儿游戏的准备者、协作者、参与者等等角色,使得幼儿的游戏客观上离不开教师,所以,教师成为游戏发挥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幼儿园中教师既不会采取完全自然状态的幼儿游戏(因为这样做无法保证游戏对幼儿的促进作用),也不可能完全的采取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导向的控制状态的游戏(因为这样做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通常选择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兼顾幼儿自身的游戏需要与教育目标的需要。而教师则是两者有机结合的平衡祛码,教师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促进幼儿发展功能的主导力量。

尤·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观”让我们认识到教师是构成幼儿游戏的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指出:“有机体与其所处的即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受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环境赖以存在的更大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的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依据这样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发展,教师就是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因为在生态系统观中,教师处在幼儿的微观系统中,是与幼儿直接接触的因子。此外,更外围的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也是通过教师发生的。而在幼儿游戏这个更加微小的系统中,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看法、教师设立的教育目标、教师所提供的游戏环境、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依据等均受更外围的环境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最终导致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不同介入行为。因此研究选择了生态系统观理论来考察影响教师对幼儿游戏介入中的社会因素。同时该理论也证明了要研究幼儿游戏,离不开对教师的考察。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