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袁丽    所属单位:沙湾县实验双语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0 ) 【推荐】

 

信息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最近我们又开始了“国培计划(2015)”—新疆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坊远程培训。每次这样的网络学习通过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都受益匪浅,更让我感受到了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我主要针对我在艺术领域和语言领域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谈一些收获。

一、    在艺术领域中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课前就可用到。学生通过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因特网,对教师所指定的主题及范围进行搜索,从而获得主题的多种方面的相关知识,为上课贮备书本以外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实现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更能在课堂学习中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互教式学习。
   
感受音乐意境环节上,信息技术的作用非常大。信息技术的有效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必须运用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动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生律动的环节也应运用到多媒体手段。音乐中的包括做游戏、做律动、做表演及节奏乐器训练等。目的是让低年级小朋友对音乐的内在理解,通过外在的各种手段加以表现,使学生的内心溢于言表。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的特点,让他们在多媒体音乐画面中去模仿、去表演。有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鸟飞小鱼游等表现抒情的三拍子音乐;大象走狮子走等表现四拍子低沉缓慢的音乐;小兔跳青蛙跳等表现二拍子活泼欢快的音乐。有时有节奏的表演小朋友们生活、学习、行为的律动模仿等等。
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如果按照旧的教学模式:先听音乐、老师再通过语言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解给幼儿听,这样,由于孩子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很难让孩子对这段音乐产生共鸣,更谈不上欣赏音乐,但是当老师把这段音乐制作成一段FIASH视频,让幼儿在视觉的刺激下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你看:多媒体课件的画面上出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一个个盛装出行,并且伴着符合小动物特征的音乐,如:小巧轻盈的小老鼠出现时,音乐就很轻快;猴子、小鹿等出现时音乐又变得跳跃;当老虎出现时,音乐就峰回路转,节奏变得铿锵、有力、雄厚,把森林之狮王的那种霸气和其他小动物的敬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幼儿也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幼儿无形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理解了这段音乐的内涵。再通过老师组织的角色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用肢体形象的再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种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的教学模式大大的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使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在语言领域中
   兴趣是求知欲的向导,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基础与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引起幼儿注意,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中班诗歌教学《小雨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富于生动的屏幕画面中——花儿在雨中开放,鱼儿在水中嬉戏,苗儿在雨中长大,再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渲染活动气氛,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色彩鲜艳的动画效果,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与教师互动,产生学习诗歌的内驱力。统计结果:有80%的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95%的幼儿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 状态,60%的幼儿能积极发言。运用传统的图片进行教学,幼儿只能保持短暂的注意力。因为图片虽然色彩也鲜艳,动态也形象,但毕竟是静止的,教师呈现不出丰富的事物形象,幼儿注意的集中性不强,这种方式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而在教学活动中的最初阶段幼儿还感兴趣,但10分钟以后,幼儿就开始分散注意力了。有的自己玩东西,有的表情漠然,有的开始动手动脚了,发言、朗读诗歌的幼儿总是极少数几个活跃分子。教师边管纪律边教幼儿念儿歌,其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幼儿学得烦。由此可见,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有助于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更加增加了幼儿学习的投入度,使幼儿视、听、脑得到充分调动,幼儿爱听、想说、乐思,有效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发展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之一。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发展其理解能力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是由美术、影像、音乐、语言等多种效果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媒体,,它突破了传统教具的单向性和功能的单一性,将多种功能糅合在一起,能形象地展示日常生活中难以看到的事物或现象,还能将文学作品中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化、情境化、故事化,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教育模式也悄然的应用到了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而且终将成为幼儿园进行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手段来应用,因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资源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优组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幼儿老师要充分的掌握信息化教育资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灵活有效的运用先进的信息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老师评语

对待作业认真,对每个领域都融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想法很好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