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作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2016-11-15提交者:学员任晓婷浏览(5 )

大班语言:大熊的拥抱节

 

设计意图:现在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比较娇惯,不会原谅别人,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更不会把自己的爱传达给别人,为此我我选择了大熊的拥抱节这个活动。这个活动通过大熊参加森林拥抱节。想拥抱朋友这个愿望,结果碰到的朋友都没有跟大熊拥抱,大熊很伤心,在自责中感受到没有朋友的苦恼,也从中认识到小伙伴不给他拥抱的原因,决心自己改正,小伙伴们看到大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主动地到大熊家和大熊拥抱,大熊感动的说,以后要和小伙伴好好相处,为伙伴做好事。

一、说目标、准备

《指南》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现状,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敢于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句子“我们拥抱一下好吗?”、“哼,才不理你呢!”。

  2、知道不欺负、乐于帮助别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句子“我们拥抱一下好吗?”、“哼,才不理你呢!”。敢于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难点:知道不欺负、乐于帮助别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

活动准备:

1、《大熊拥抱节》课件

2、大熊毛绒玩具、绘画纸笔、固体胶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本次活动运用了观察法、中断法等教法。

 观察法:通过让幼儿观察PPT画面,推理情节发展,理解故事。

猜测法: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处,巧妙设置疑问悬念,让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 ,使幼儿饶有兴味的继续听故事,提高教育效果。

(二)说学法

大班幼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针对孩子的学习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讨论法:通过和老师、小伙伴的讨论帮助他们整理思路、梳理经验、得出结论、感悟哲理。

 2、游戏法:在活动过程最后通过让幼儿自己去找更多的朋友玩“抱一抱“的游戏 ,体验和他人拥抱的温暖和快乐。

三、说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体验相互拥抱的快乐。

  我们听着音乐和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和好朋友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出示幻灯片《大熊的拥抱节》倾听故事,提出质疑,理解内容。

  1、倾听第一段故事。

  师:“大家为什么不愿意拥抱大熊呢?”

  2、幼儿站起,一起复述故事第一段,模仿故事情节中小动物的动作、语言。

  3、师:“大熊继续往前走,你们想想,大熊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和大熊拥抱呢?”

4、幼儿想象创编、表演对话、角色体验,体验大熊与小动物之间的情感。

5、倾听故事第二段,幼儿互动表演对话。

  他躺在床上好伤心,它心里好难过,大熊心里想什么呢?帮助大熊把这些想法都画出来吧!贴到墙上,让小动物都知道大熊的想法。

  (三)完整欣赏故事

  为什么这是一次难忘的拥抱节呢?

  (四)角色表演,体验友爱的情感

  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熊,其他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和大熊拥抱。

四、教学反思:

1、在语言活动《大熊的拥抱节》中,我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边表演游戏,体验了大熊和小动物之间的情感发展脉络。并且提问让幼儿与角色形成互动,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样让幼儿尝试在角色的体验想象中,更好地理解故事。

2、通过质疑、想象、表演、续编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引导幼儿积极地交流、主动表述。

本活动中PPT的运用,给了幼儿一个惊喜,他们听故事时特别专注,加上音乐背景,使故事听起来特别有感染力。讲述表演环节幼儿轻松地就掌握了故事内容,而且对角色表情、语气拿捏得也很准确。在为大熊想办法、改正缺点的时候,看到有的幼儿,恨不能把各种好事都说出来让大熊去做,这说明孩子们都是渴望友情,需要友谊的。最后,让幼儿自己过一个拥抱节时,我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上次是我不对,我不该抢你的玩具,你能原谅我吗?”“当然原谅你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呀!”说完,他们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活动中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发言也很踊跃。只是,教师在活动中的过渡语还不够精炼,前面故事的讲述部分还要再思考,再提升。

 

老师评语

请认真阅读作业要求

附件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