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赵海园    所属单位:额敏县萨尔也木勒牧场寄宿制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0 )

 

18 雷雨

一、教材简说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4.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二)朗读感悟

 教学本课时,要积极挖掘教材,抓住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

如: (1)“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2)“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3)“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4)“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越()越() 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一()不()

 2.“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了,()也()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课件引入,初步感知 1.课件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雷雨的了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识记。 2.同桌互助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趣味练习,引导积累运用

1.“小猴学样”。黑沉沉绿油油红艳艳

2.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越越。

 (四)课后延伸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老师评语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