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新庆    所属单位:乌苏市百泉镇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0 )

信息技术教学与常规的教学模式区别

  1,教学环境的改变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一般是正真电脑教室进行的,整个教室基本做到了每位学生一台电脑。因此,学生的课桌上:除了普通的课本、笔、纸外,还有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整个教学过程看起像是在教室进行,但教学环境却是真正的因特网环境。学生真实地接触到了远程教程教育体系、终身学习和社会化学习这种看起遥远的事情。

    2.师生角色的转变

    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教学中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教学过程的转变

    上课时教师首先通过电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及学习提纲展示给学生,然后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址进入相关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最后利用交互式的教学软件进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学。

    4.教学方法的转变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网络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的方面都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时,使人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尽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一些现实问题。



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软件(课件)当然好,不过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


2、计算机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


《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

3、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老师评语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