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孙雪梅    所属单位:沙湾县第四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29    浏览数( 0 )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实现历史教学的减负增效

 


  新历史课程强调历史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但是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度大,要学好、记牢、理解、运用并非易事。尤其以往干巴巴的讲述和记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近几年来,由于新历史课程强调历史学习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考虑到学生的减负问题,所以现在的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历史教科书,与原初中历史教科书相比,书中的内容删减不少,这样加大了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理解的难度。而学生个人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条件,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原因,获取的历史信息有限。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无疑会让学生视野开阔、从中受益。通过详实的文字材料、生动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历史资料,用以再现不可能重现、重演的历史,通过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印象,提高记忆和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红军长征》时,我以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作为开场,以反映长征的基本历史过程,同时制作长征路线的动态示意图:瑞金→湘江→贵州→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夹金山→大草地→吴起镇→会宁,随着鼠标的跳跃,流动的箭头,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一名红军战士,经过艰难跋涉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既增强了历史真实感,又让学生受到了一次革命的乐观英雄主义精神教育,同时降低了记忆长征路线图的难度。另外,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也有明显的效果,复习阶段更为突出。九年级临近毕业的学生时常感到面对繁杂的历史知识无能为力或是效率低下,对此,在近几年的中考复习中,我和学科组的全体教师集思广益,与学生合作的基础上,以单元、专题等形式把学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内容分门别类制作成幻灯片,这样师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通过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课堂容量随之扩大,学生学习负担相对减轻,实现了历史教学的减负增效。


 


  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对丰富教学资源、教学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因同行老师们已介绍很多,在此不再细述,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确实开创了历史教学的新局面。


 


  当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并非尽善尽美。近几年,我听过很多的历史优质课或公开课,都使用了多媒体,这些经过师生精心准备的课,环环相扣,过程流畅,但想来总觉一些遗憾: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师生互动仅是预设程序的再现,缺少了师生间真正的思维碰撞;多媒体的运用往往是教材内容或是板书的转移;历史资料呈现超量,有走马观花的嫌疑;等等。我由此想到,信息技术作为历史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教师一定要摆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例如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有感情的口头和肢体语言所表达出的情感与激情,以及由此进行的知识、情感传递,是任何现代信息技术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手段,都应立足于教学实际,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势组合,切实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实践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从而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真正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老师评语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