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克钊    所属单位:乌苏市第四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0 )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其与教学相配套的“微课件”、“微练习”,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可利用网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在课前观看,为新课引入做好准备,对教学起到了导学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使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微课的形式加以点拨,再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也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或周末时间提前观看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带着困惑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去构建知识体系,增进学习化学的效果,也对后期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反应中热、光、颜色的变化使化学实验对学生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当教师在课堂做演示实验时,学生总是带着新奇而激动的心情观看,反而忽略了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当学生走入实验室时,他们的好奇心再次让他们忽略了老师的各种要求,活动探究之后,在脑海中几乎没有留下印象;另外有些实验微带些危险性,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口述和抽象化讲解而自行想象,使一些实验探究流走于形式。

“微课”的使用避免了教师在讲桌前演示该操作时,后排的同学常因为看不见而忽略了操作细节,也可以将一些危险性的实验通过视屏演示,让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可在制作微课时,将实验操作的细节部分放大、放慢,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重复播出,让学生在周末或课前几分钟利用网络在线学习,反复观察操作过程,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掌握溶液的配置过程。

适当使用“微课”,将微观的物质用电脑动画或瓦匠砌砖的形式的展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由教师引导他们得出相关的结论,这样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微课让课堂变得更高效、直观化、趣味化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尽可能的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使我们的教学具有超前性和独立性。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件”的形式将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展示,再通过“微练习”将相关题型的学法列表,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解决问题,使课堂则成为问题反馈的平台。课堂上通过生生互动的研讨,发现问题。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调控,针对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的合作意识,改变了学生一味的只听不说,只听不思、学习被动的依赖习惯。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和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微课”的制作中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当然“微课“对于教学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若夸大其词,则必然造成本末倒置,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使用的度,合理的利用其优势,强化其教学效果,真正发挥“微课”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老师评语

附件

  • 化学讲学稿空气的组成.doc下载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