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田星云    所属单位:乌苏市第五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0 )

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创设学习情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课堂容量。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结合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就好比是活动的开幕式,需要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调整学生的情绪,使之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堂导入环节中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讲《世界的人种》时,首先 用计算机播放一段经过本人视频编辑、剪切的由三大人种演唱的“江南 Style”视频,然后 提问:刚才看到的视频有哪几种人种?他们有何不同呢?时下最流行的歌舞立即激发起学生 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本节的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创设情境,它克服了 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便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调动所有感官,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 地理学习中去. 因此,我们在做课件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这一优势,力图使画面内容生动,即 要尽可能地用一些动画、音乐,将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这些动画和音乐中,使学生爱听、 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理这门学科,它反映的是千姿百态的地理风貌,变幻莫测的自然奥秘,正确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从而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地理知识到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从被动听讲变为多感观协同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讲“降水对 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时,播放水灾、旱灾、暴雪等图片,配上低沉凝重的背景音乐,画面 让学生惊心动魄,震撼心灵,很容易得出降水对人们生活既带来好处也带来负面的影响,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 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日益普及,大量的地理音像资料使学生耳目一新。在课堂中,把图像、音乐灵活的引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将《祖国首都——北京》时,我这样导入:利用北京名胜古迹、鸟巢、水立方已经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图片制作加上“北京欢迎你”的歌曲制作成相册,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先感受北京的古典和自然美。然后提出问题:除了上面你看到的,对北京你还有了解?这时学生就会纷纷说出自己对北京的了解,在此有同学就会提到北京的历史古迹、地理位置、气候等等,从而就引出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顺利成章的就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又如,在讲《亚洲自然环境》时,我播放《亚洲雄风》这首歌,同时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图片,利用其中的歌词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引入亚洲地形的教学。除此之外,我的很多课在课堂导入中都根据实际运用到了图片、视频、声音的导入。

这样做可以为地理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形式无法比拟的。营造地理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老师评语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