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高素红    所属单位:额敏县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7 )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多媒体阅读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线分布图,观察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方向。(1月份气温分布代表我国的冬季分布)。
     我们观察每一条等温线的分布(利用课件逐一演示每一条等温线的延伸方向),要求学生按气温的高低在图上依次找到7条等温线,其分布特点如何?——等温线按数值由低到高、由北向南排列,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由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看出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越往南去,气温越高,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按同样思路阅读我国7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线分布图,观察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方向。(7月份气温分布代表我国的夏季分布)。
    如果按冬季气温分布图上的温差,每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保持8℃的温差,那图中可能绘出几条等温线?——3条。
      对比冬夏气温分布图,同样的国土范围,按同样的温差大小绘出等温线时,冬季有7条,夏季只有三条,这说明什么?——我国各地冬季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观察等温线的分布(利用课件演示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在图上依次找到5条等温线,其分布特点如何?——等温线按数值由低到高、由北向南排列,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由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看出我国夏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越往南去,气温越高,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结合我国冬季、夏季等温线及气温分布特点总结——无论冬夏,我国等温线的分布大致都呈东西向延伸,南北向递变,南方总比北方气温高。
    0℃等温线西段的延伸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东北向西南延伸),原因何在?——地形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
    ⑷.地形因素对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影响吗?——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多数地方的7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惟独青藏高原地区及天山成为我国夏季的低温地区,局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在8℃以下。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气候条件。
    3、多媒体图片显示《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及1、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 30.6℃,最暖热的地方是海南省——16℃以上;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33℃,低温地区是青藏高原——8℃以下。
    承转: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别,造就了南北热量差异,因而也对农业生产有深刻影响,为了有利于农业生产,根据各地的热量差异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降水的特征

多媒体展示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多媒体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生活环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经历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其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要普及多媒体,资源共享 



老师评语

附件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1.pptx下载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