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郜万忠    所属单位:乌苏市哈图布呼镇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0 )

<<母鸡>> 教案                                                                                                                                         

 ——郜万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一起制定阅读目标:    

⑴ 圈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    

⑵ 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⑶ 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⑴ 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⑵ 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⑶ 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身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⑷ 句子辨析: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考虑讨论:作者在表达自身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把自身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和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同学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老师评语

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