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叶尔库达    所属单位:乌苏市哈图布呼镇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0 )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宽了教师与学生获取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的途径,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充分进行备课,集思广益,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进行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目前,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地结合,是一个仍在进行中的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实践,来找到契合点。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 
  1、华而不实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没有进行充足的备课工作,不了解预设教学目标,不清楚本次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及难点,盲目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有关教材课文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堆砌叠加。 
  当然,这样吸引眼球的课堂必定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能记住也是这些相当绚烂的多媒体,而不是教材或课文中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极容易分散,教师必须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不能将课堂讲解作为一次教师制作课件技能的展示,而是实事求是,以学生知识的掌握量为纲开展教学。 
  2、主次不分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育教学辅助工具的引进,为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创造了可能,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堂板书。课堂板书作为一种教师教学技能的展示,是传统教学课堂必备的一项工作之一。但是矫枉过正,也是不科学的,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甚至很少进行课堂板书了,一堂课下来,学生和教师只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显示屏,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无法对教材中的有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语文的学习是教师、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体现,必须有交流,才会有体会,才能有更深的感悟。 
  3、舍本逐末 
  学好语文,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使多媒体教学资源物尽其用,不想弃之可惜,所以也会将语文的考评过程以多媒体方式呈现,根本无法达到给学生纠正知识错误,提出有效建议的目的。如此,一来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二来无法帮助学生纠错获新知的目的。 
  二、发挥多媒体优越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充分学习与实践多媒体技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 
  教师作为长者,在语文知识、经验水平上,学生远远无法超越,而教师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导航灯,应以正确的方向指引学生。教师应该认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学会制作多样化的多媒体课件,并用之配合教学。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是相当好的教学辅助工具,与教师精彩、详尽的课堂讲解合理配合,定能演绎一次有内容、有意思的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到网络上下载一些软件的教学视频,自学视频制作软件比如绘声绘影,演示文稿程序如PPT,制作一些教学视频和课件,用于辅助课堂讲解。 
  2、教师应整合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了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作为人们进行交流的一个虚拟平台,已获得很多人的亲睐。因为有了互联网,资源共享才能更加便利。人们可以将各种各样的资源放在网络上,以便于需要它们的人们下载。因此,教师需与互联网打交道,从网络资源中筛选适用于教学的资源,并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制作出契合课文主题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与一体,能够给学生较为立体的感受,相对教师45分钟滔滔不绝的平铺直叙,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则不会显得太枯燥乏味,也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如此生动的呈现方式,学生必然会比较欣喜,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加,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牛郎织女》这一课的内容前,应利用互联网,搜集关于《牛郎织女》的有图片、视频,并插在教学课件中播放,如温兆伦、郭羡妮主演的《牛郎织女》。教师可适当截取一些视频中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片段:牛郎织女相遇的过程等,帮助学生将课文具体化,形象化。小学生好奇心旺盛,也喜欢一些突破视觉的东西。有声的课堂往往能紧抓他们的注意力,如此就能为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准备了前提。 
  3、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课外拓展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把眼光放在课堂之外。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与资源丰富自己的视野,扩充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他们拥有更好的条件进行学习。小学生可以征求家长的意见后,合理使用电脑等互联网终端,进行网上学习,并动手实践。 
  例如:教师在教授《负荆请罪》这一门课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能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讲述这篇课文,呈现的方式不限。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到网络上搜集资源,了解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提点及事迹,并了解当时的国家形势,以解答为什么会有负荆请罪。当学生们在课后搜集资料后,组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比如PPT,并在课堂上演示,各小组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就可对《负荆请罪》及课文中的人物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锻炼了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较为可行的。语文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更是生活化的课程。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网络资源,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因人制宜,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参与课堂,师生共同配合,将课堂教学演绎成有趣的知识学习活动。

老师评语

多媒体要善于利用!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