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25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艳梅    所属单位:乌苏市第四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1-15    浏览数( 1 )

一、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技术引发了传统教育的变革。传统教育将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形态所取代。新技术、新手段的效益体现的关键在于教师。这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最直接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因此要真正提高教学效益,必须要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其关键在于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自己去实验、观察、探讨、研究,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开发信息技术资源上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手段的运用上,更注重设计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资源的选择上更注重落实综合性课程目标。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而不是把电教教材一放到底,使多媒体课件成为高亮度的投影片。由此,教师信息技术从理论到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即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又是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服务的落脚点。


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环境,采用多渠道、有计划的开发补充学校信息技术资源。教师在同一课上,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突破教材束缚,进行创造性设计,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为学生搭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二、   认清其工具本质的合理运用


《纲要》中阐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作用,又要认清它的工具本质。既然是工具,就应明确其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1、辅助备课但不能替代备课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可以说备课就是总设计,它要过教材关和学生关。而有的教师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花在找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忽略了备课最本质的内容——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要求。把制作课件的过程当做备课的全过程,一味的研究把课件做得精益求精,使其成为课上的亮点。不去考虑课件使用是否恰当,是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只注重从教师的理念出发,而忽略学生学习需求的课件恐怕很难收到成效,在课堂上也只不过形式上热热闹闹中看不中用。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怎能提高教学效益呢?


我们要把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但首先应清楚的认识到制作多媒体课件只不过是备课的一个环节,应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开发、利用。因此,多媒体技术只能辅助备课,而不能替代备课。


2、辅助教学不能主导教学


由于多媒体技术有着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从而备受师生的欢迎。许多教师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制成课件,上课给学生展示。学生看着屏幕、听着扬声器中的讲解。教师除了操作和做几句关于课件的必要的解释之外,没有其它教学活动,甚至连板书也不写。从激趣导入到探求新知,再到拓展练习,都由多媒体课件一气呵成。教师做什么呢?教师成了电脑操作员。这样的教学看起来是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际上不可能取得教学的成功。试想,上课时,教师站在讲台一角点击鼠标,调出所需内容,再穿插必要的讲解,教师并不能及时走下讲台(鼠标不能遥控),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的注意力多集中于色彩醒目、不断变换的银幕显示上,很少关注老师的表情、动作,教师的体态语不能充分发挥,导致师生情感交流不畅。这样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由多媒体技术取代,学生思维也受课件的束缚,怎能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呢?这完全违背了引信息技术进课堂的初衷,也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弛。


此外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实现大容量、快检索的信息交换,提高课堂密度,使得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容易过快。一方面,教师省却了一些抄题、板书的时间,屏幕切换过快,容易忽视学生思维强度,致使练习过量,训练不到位。二是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教学的速度,忽视学生思维的节奏,课堂教学变成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好的课堂教学,教师是适时地停一停、顿一顿让学生想一想。利用计算机“动”的优势,辅之以“顿”的功能,就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节奏,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教师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善于调控教学的节奏。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但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决不能占据课堂主导地位,替代教师的作用。


3、辅助学知,不能替代学生“动手”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究其本质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信息,最终完成意义构建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在课堂上真正唱主角的还应该是学生。但是有些教师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化静态为动态,让教学难点深入浅出的优势,走入“越俎代庖”的误区,以多媒体演示代替操作,贪图教得快、学生看得明白。的确,这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学生却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有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实验探究新知,为了使教学顺利进行,先用多媒体模拟一番,结果学生本可主动去实践探索,现在却成了机械模仿,被动接受实验结果,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依赖于学生主体本身,依赖于学生自主发现,重点应放在“动手”上,而不是“演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应选择那些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内容作为题材,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但它永远替代不了学生“动手”所获得的切身体验。


三、与传统教学技术有机结合


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指出:“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也就是说,选择媒体应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而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原则。认为只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先进,教学思想也不会落后。然而他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依然以讲解为主,而分析其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多是简单文字加图片,是实物投影完全能够达到所需的效果。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活跃课堂气氛的特点,将一些不必用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也用了,排斥了其它教学手段,结果是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这是一种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其实,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电化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可以说,现实中存在和使用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并不能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应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育教学活动从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信息素养,适时、适度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摆好主体与主导的位置。才能提高其实效,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老师评语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